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苗栗市功維敘隧道 20171015

長腳登山隊今天規劃了跨縣市到苗栗登關刀山的活動,在遊覽車一路奔馳高速公路南下的過程中,雨勢似乎沒有停歇的跡象,加上連日豪雨,領隊在取得參與活動的夥伴共識下,決定變更行程,取消了今天關刀山的登山活動,改以健行苗栗地區的特色景點為主軸,行程第一站走訪苗栗市近年來相當熱門的景點 「功維敘隧道」,由於領隊在行前特地安排導覽員來協助今天活動的解說,即便行程有所異動,沿途透過導覽員精彩詳盡的解說,仍然是受益良多。

「功維敘隧道」係指位於苗栗市貓裏山下的「苗栗隧道」,日治時期時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為了紀念興建隧道的有功人員,而於隧道北口題刻了「功維敘」三個字,也因此「苗栗隧道」常被認為是「功維敘」或「功維敘隧道」。1998年山線鐵路雙軌化完工後,列車改駛新建的「苗南隧道」,原「苗栗隧道」自此走入歷史。2003年,經苗栗市公所重整隧道後,全長約465公尺的「功維敘隧道」以觀光旅遊的模式,開放給喜愛鐵路隧道的國人,提供一處假日休閒旅遊的美麗景點。

隊伍搭乘遊覽車來到苗栗市三湖道「功維敘隧道」南邊出口的大型車停車場附近下車,在導覽員及隧道指標的引導下,進入今天活動的主題區「功維敘隧道」。行程開始之前,導覽員在入口的涼亭區先將功維敘步道的歷史背景、設施等等做了簡介後,隊伍稍後準備由隧道的南口出發,續循功維敘步道規劃的路線,展開今天光影變幻迷離的隧道之旅,由隧道北口步出之後,再進入苗栗市知名的都會公園 「貓裡山公園」,一行人最後經由公園的步道走向在龍崗道上接駁我們的遊覽車。

循U形步道走向50年代火車頭放置的地點,隊伍經過「尚禹」的拱型陸橋下方的通道,取名為「尚禹」的城門與「功維敘隧道」遙遙相對,意味著苗栗市極力推動觀光文化、活化歷史建築之舉。通過城門「尚禹」後,會看見一道與陸橋平行的灌溉水道,是早期留下來的水道建築結構。再走向前,便看見一道長長的鐵軌上放置著一輛苗栗市公所為了豐富鐵道景觀、增加景點的可看性,並吸引遊客駐足停留而向台鐵購買的50年代柴電機車頭及一節平快車廂。

循步道續行,沿途兩旁盡是樹林及種植作物的農田,步道上聚集了許多市集的攤商在販售農產品。循線前進,即使下著雨,假日的功維敘隧道仍舊吸引眾多的觀光客前來旅遊,苗栗市公所不遺餘力地行銷觀光產業,確實帶動人潮進入苗栗旅遊,苗栗好山好水,值得旅遊的景點很多,有興趣者不妨多花一點時間來趟深度旅遊。隊伍續行來到「百年伯公廟」岔路口,左轉產業道路50公尺處,有一座客家人稱伯公廟的福德祠,不過這座第一代伯公廟不在隊伍此行的規劃路線裡,故未前往參訪。

循步道朝隧道口繼續前進,接近隧道之前,步道旁貼心地設置休憩涼亭及廁所,方便旅客在進入隧道前使用。從在涼亭演奏樂器的街頭藝人前面通過,再往前不遠便看見「功維敘隧道」南口了。「功維敘隧道」係1902年6月25日開工,於1903年3月31日竣工;1935年曾因地震受損,於1938年2月修復恢復通車;1998年因山線列車改道行駛「苗南隧道」,被稱為功維敘的「苗栗隧道」正式除役;2003年隧道經苗栗市公所整理後重新開放;2007年大同里活動中心後方的入口啟用。

隧道口設有一面明隧道源起的解說牌,原來是早年曾因巡路員的高度警覺性,發現南口上方的山壁有崩塌之虞而興建一段長約30公尺的明隧道,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災難。所以,細心的遊客透過源起解說牌再去比對隧道南北雙端入口,就會發現無論是建築型態、工法、材料皆有所不同,隧道長度也由原來的435公尺加上明隧道後變成了465公尺。所以進入隧道後,抬起頭看看隧道的天花板及壁面,就會發現前30公尺鋼骨拱形結構的明隧道與日治時期興建的隧道本體有著明顯的差異。

腳步跟著燈光的變幻逐漸走向隧道北口,四百多公尺的距離在七彩的LED燈飾的亮化下,迷離光影猶如穿梭時光隧道般,讓人以為走過這道百年隧道,在另一出口將有桃花源等待著。藉由七彩光芒的裝飾,隧道形成像似漩渦、極光及遙遠的未來,直至自然光源的重現,再度回到現實的人生,原來,隧道外仍然是一場滴滴答答的雨在迎接著我們。步出位於貓裡山下的「功維敘隧道」,回頭仰望 ,「功維敘」雋刻在紅磚砌的歐式城堡建築的北口上,隧道的紅磚城郭造型是台灣鐵路隧道中最漂亮的隧道之一。

苗栗市公所於隧道北口設置解說牌及簡介,透過簡扼的說明,可以知其來龍去脈,日據時期所興建的眾多鐵路隧道中,「功維敘隧道」的外觀仍保留著優美典雅的造型,是舊山線唯一未被水泥鋪面改造過的隧道,不過在1993年六二水災時,隧道左上角紅磚砌拱的外觀因土石崩塌而毀損,故未能保存完整的原貌。幸好,這些年來在觀光局及苗栗市公所的維護下,珍貴的鐵道文化得以保留,並利用生態工法使隧道南、北山口周邊呈現桃紅源般的漂亮景觀,使遊客得以尋幽訪勝。

遊客若想體驗「功維敘隧道」變幻絢麗的七彩燈光秀,上午5點至晚上8點是開放時間,行前得留意一下時間,隊伍在北口拍照記錄後,隨後便將腳步移往隧道前的生態區。北口的前方有一道狹長的空間架設木棧步道,搭配生態工法,利用天然湧泉,在有階梯、有層次的生態區,放養蓋斑鬥魚及原生植物等等,讓行走步道時增添更多的遊憩之趣。此行走訪功維敘步道的同時,一旁疾馳而過的火車彷彿是呼應著我們,就在走向木棧道盡頭處時,「功維敘隧道」的旅程也跟著告一個段落了。

木棧步道盡頭續直行可通往公園北區的出口,隊伍則是循左往上的岔路步向貓裏山公園,接著準備循公園規劃的步道路線前往停車場。往上續行了一段之形山坡步道,來到公園路上的順平亭,隊伍此時已進入了貓裏山公園的範圍了。位於苗栗市大同里、新英里的貓裏山公園又稱貓貍山森林公園、苗栗山公園,原稱福星山公園、將軍山公園,是一座天然的都會森林公園,也是苗栗市著名的觀光景點。隊伍在順平亭小歇片刻,也順便聽聽導覽員的公園簡介。

貓裏山公園裡除了一般公園共同的停車場、公共廁所、籃球場、烤肉區等設施外,還有三級古蹟的賴氏節孝坊、羅福星紀念碑、丘滄海紀念碑、苗栗縣福星童軍營地以及由日治時期的神社改建的苗栗縣忠烈祠、苗栗市老人文康中心、淨覺院等景點。由於公園腹地廣闊,長腳隊今天上午的行程以功維敘步道為行程主軸,公園裡的景點在步向停車場的途中,僅在賴氏節孝坊及苗栗縣福星童軍營地順道走馬看花了一會兒,公園裡的其他景點便無法深入著墨了。

循公園路的人行步道,在走向龍崗道、三湖道的交岔路口之時,隊伍行經了表旌清朝嘉慶年間賴四娘守節盡孝的三級古蹟「賴氏節孝坊」前,聆聽導覽員的解說,再對照一旁古蹟的解說牌,對主角的歷史典故很快地便可知其一二。結束「賴氏節孝坊」的短暫停留,續行,通過了苗栗縣福星童軍營地旁,沿著公園路走著,雨水稍歇了,涼涼的氣溫下,走起來倒是舒爽不已。稍後我們回到車上,下午還有三義舊山線隧道群、龍騰斷橋等等幾個很棒的行程在等著我們探訪呢!

隊伍搭乘遊覽車來到苗栗市三湖道「功維敘隧道」南邊出口的大型車停車場附近下車

在導覽員及隧道指標的引導下,進入今天活動的主題區「功維敘隧道」

站在陸橋上俯視稍後我們將前往參觀的鐵道景觀

「功維敘隧道」南口入口處的隧道意象展示

周邊景點地圖導覽

周邊景點地圖導覽

可愛的造型娃娃

以紅磚砌造的人行陸橋

以城郭仿古造型的陸橋

行程開始之前,導覽員在入口的涼亭區先將功維敘步道的歷史背景、設施等等做簡介

專心聆聽導覽員的解說

下著雨,大家走進涼亭中聽導覽

專心聽解說

循步道規劃的路線走向隧道

循U形的步道走向50年代火車頭放置的地點

步道寬闊平緩,很適合老人小孩來走的步道

經過「尚禹」的拱型陸橋下方的通道

通過城門「尚禹」後,會看見一道與陸橋平行的灌溉水道

與陸橋平行的灌溉水道,是早期留下來的水道建築結構

取名為「尚禹」的城門與「功維敘隧道」遙遙相對,意味著苗栗市極力推動觀光文化、活化歷史建築之舉

導覽員停下來幫大家解說一些地理人文典故

沿途透過導覽員精彩詳盡的解說,受益良多

再走向前,便看見一道長長的鐵軌上放置著一輛50年代柴電機車頭及一節平快車廂

沿鐵道續行

苗栗市公所為了豐富鐵道景觀、增加景點的可看性特地放置了火車在景點上

苗栗市公所為了吸引遊客駐足停留而向台鐵購買的50年代柴電機車頭及一節平快車廂

柴電機車頭及節平快車廂的解說牌

循步道及指標續行

來到「百年伯公廟」岔路口,產業道路前方50公尺處,有一座客家人稱伯公廟的福德祠,不過這座第一代伯公廟不在隊伍此行的規劃路線裡,故未前往參訪

「百年伯公廟」解說牌

循步道朝隧道口繼續前進

從在涼亭演奏樂器的街頭藝人前面通過

「功維敘隧道」南口明隧道解說牌

早年曾因巡路員的高度警覺性,發現南口上方的山壁有崩塌之虞而興建一段長約30公尺的明隧道,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災難

細心的遊客透過源起解說牌再去比對隧道南北雙端入口,就會發現無論是建築型態、工法、材料皆有所不同

鋼骨拱形結構的明隧道

30公尺鋼骨拱形結構的明隧道與日治時期興建的隧道本體有著明顯的差異

四百多公尺的距離在七彩的LED燈飾的亮化下,迷離光影猶如穿梭時光隧道般

腳步跟著燈光的變幻逐漸走向隧道北口

猶如穿梭時光隧道般,讓人以為走過這道百年隧道,在另一出口將有桃花源等待著

回拍隧道入口

藉由七彩光芒的裝飾,隧道形成像似漩渦、極光及遙遠的未來

藉由七彩光芒的裝飾,隧道形成像似漩渦、極光及遙遠的未來

藉由七彩光芒的裝飾,隧道形成像似漩渦、極光及遙遠的未來

藉由七彩光芒的裝飾,隧道形成像似漩渦、極光及遙遠的未來

LED燈光營造下的「功維敘隧道」,讓人走在其中不覺得隧道的漫長

LED燈光營造下的「功維敘隧道」,讓人走在其中不覺得隧道的漫長

LED燈光營造下的「功維敘隧道」,讓人走在其中不覺得隧道的漫長

LED燈光營造下的「功維敘隧道」,讓人走在其中不覺得隧道的漫長

遊客若想體驗「功維敘隧道」變幻絢麗的七彩燈光秀,上午5點至晚上8點是開放時間,行前得留意一下時間

走過似漩渦、極光及遙遠未來的隧道,直至自然光源的重現,再度回到現實的人生

自然光源重現,再度回到現實人生

步出位於貓裡山下的「功維敘隧道」

回頭仰望「功維敘隧道」

「功維敘」雋刻在紅磚砌的歐式城堡建築的北口上

隧道的紅磚城郭造型是台灣鐵路隧道中最漂亮的隧道之一

「功維敘隧道」的外觀仍保留著優美典雅的造型,是舊山線唯一未被水泥鋪面改造過的隧道

苗栗市公所於隧道北口設置解說牌及簡介

這些年來在觀光局及苗栗市公所的維護下,珍貴的鐵道文化得以保留

在北口拍照記錄後,隨後便將腳步移往隧道前的生態區

北口的前方有一道狹長的空間架設木棧步道,搭配生態工法,利用天然湧泉,在有階梯、有層次的生態區,放養蓋斑鬥魚及原生植物等等

生態區

回拍生態區與「功維敘隧道」

蓋斑鬥魚解說牌

設生態區,讓行走步道時增添更多的遊憩之趣

此行走訪功維敘步道的同時,一旁疾馳而過的火車彷彿是呼應著我們

在走向木棧道盡頭處時,「功維敘隧道」的旅程也跟著告一個段落了

木棧步道盡頭續直行可通往公園北區的出口

隊伍循左往上的岔路步向貓裏山公園

若是從貓裏山公園的方向走過來,「功維敘隧道」指標也相當顯著

行進動線跟著指標走

循公園規劃的步道路線前往停車場

回拍岔路口,留意一下到「功維敘隧道」記得要右轉喔

回拍,生態池步道與鐵軌並行

往前續行可以到貓裏山公園的中央馬路區

續行一段之形山坡步道

連續之形坡道

走一段連續之形坡道後進入公園的範圍

公園佔地廣闊,地勢落差大

走上山坡,來到公園路上的順平亭

貓裏山景點導覽圖

隊伍在順平亭小歇片刻

貓裏山公園製作了顯著的指標,引導遊客如何前往功維敘隧道

貓裏山公園裡除了一般公園共同的停車場、公共廁所、籃球場、烤肉區等設施外,還有三級古蹟的賴氏節孝坊、羅福星紀念碑、丘滄海紀念碑、苗栗縣福星童軍營地以及由日治時期的神社改建的苗栗縣忠烈祠、苗栗市老人文康中心、淨覺院等景點

位於苗栗市大同里、新英里的貓裏山公園又稱貓貍山森林公園、苗栗山公園,原稱福星山公園、將軍山公園

貓裏山公園是一座天然的都會森林公園,也是苗栗市著名的觀光景點

步向停車場的途中

隊伍行經「賴氏節孝坊」前方

「賴氏節孝坊」是表旌清朝嘉慶年間賴四娘守節盡孝的三級古蹟

牌坊由石柱、石塊構成

聆聽導覽員的解說,再對照一旁古蹟的解說牌,對主角的歷史典故很快地便可知其一二

「賴氏節孝坊」是國定三級古蹟,也是貓貍山公園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入口處立「賴氏節孝坊」雋刻,背面述其修建緣起

「賴氏節孝坊」旁另立兩座天旌節孝碑,分別是徐友妹天旌節孝碑及楊氏節孝碑

兩座天旌節孝碑為日治時期所立。碑額雕刻雙龍拱菊花與聖旨的紋飾,顯示日本獨有的特色

由於「貓裏」是由音譯,故有「貓裏」、「貓里」、「貓裡」、「貓 貍」等多種寫法,由於賴氏節孝坊上光緒皇帝所頒聖旨採「貓貍」二字,故經過文史工作者共同討論後,將此公園名訂為「貓貍」

「賴氏節孝坊」前,聆聽導覽員的解說

認真聽解說中...

結束「賴氏節孝坊」的短暫停留,續行前往停車場

步向停車場的途中...

通過苗栗縣福星童軍營地旁

通過苗栗縣福星童軍營地旁,沒有停留,僅走馬看花...

在童軍營地的一角有一座一級加密控制點

一級加密控制點的解說牌

一級加密控制點

童軍營地內有一座老人文康中心

沿公園路續行

沿著公園路走著,雨水稍歇了,涼涼的氣溫下,走起來倒是舒爽不已

貓裏山公園,佔地廣闊,提供市民及遊客郊遊踏青、寫生烤肉的好去處

認真研究著路線導覽

隊伍僅在貓裏山公園裡走馬看花了一下,隨即計畫往下一個行程去了

循公園路的人行步道,走向龍崗道、三湖道的交岔路口

岔路口的指標很明顯

龍崗道、三湖道岔路口

龍崗道、三湖道岔路口附近的停車位置不難找

步出貓裏山公園

等候接駁我們的遊覽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