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仙跡岩親山步道.貓空纜車體驗 20171029

長腳登山隊根據氣象預報的數據,在降雨機率甚高的情形下,特地挑選了位於文山區的仙跡岩作為今天活動的場域,仙跡岩親山步道不僅是文山區居民的「後花園」,也是大台北地區極適合親子同行、郊遊踏青的地點。仙跡岩雖山勢不高,卻擁有極佳的視野展望、多樣貌的植物林相及物種豐富的自然生態,步道沿途以花崗岩鋪陳,即使下雨天走步道還是相當的安全,加上步道沿途有不少的涼亭,可提供給可能在雨中健行的我們一個可遮風避雨的空間,因此交通便利的仙跡岩遂成了此行的首選。

屬二格山系的仙跡岩,因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至此留下足跡而聲名遠播,仙跡岩步道系統有傳統及稜線兩條主線以及四條支線,登山口則多達十幾處,步道網絡的交通相當方便,可依合適的出入口任選搭乘捷運或公車。而長腳隊這一次的行程則安排在景美捷運站集合,開車的夥伴選擇捷運站周邊的公園地下停車場,交通方式各取所需。隊伍集合後循景中街往景興路推進,在銜接上了景興路後再續行至243巷的仙跡岩牌樓登山口,不過登山口因施工封閉,所以一行人往前再走到263巷登山口,今天仙跡岩親山步道的行腳就由263巷展開囉!

循階往上後左轉,不遠即銜接上了由243巷牌樓登山口會合過來的路線,二路線會合後右轉,迎來一段被喚為登仙坡的百崁石階,石階盡頭是一道鋪著柏油路面、可以緩緩氣的坡道。蓊鬱的林蔭樹下緩緩前進,緩坡直行是前往仙岩廟的傳統路線,長腳隊今天避開仙岩廟的路線,直接經由坡道右側邊坡的石階拾級而上,循步階的路線前進,直至銜接上稜線主線後左轉,此後便開始沿著仙跡岩親山步道稜線主線行進,在稜線上上下下之間,沿途遇有不少小岔路往來交錯,或泥徑或舊時的荒廢步道,或支線或腰繞路徑,長腳隊一路依循稜線的路徑往仙跡岩最高點的三角點基石前進。

仙跡岩步道如同一條綠色廊道,花草樹木種類繁多,綠色植被的層次豐富、結構緊密,草叢中或樹林間穿梭、往來、成長、棲息的生物相對的呈多樣化;隨著四時的運轉,仙跡岩山區能看到林相豐富多樣貌的色彩變化。走在仙跡岩步道,每隔一小段路,便設置涼亭或座椅讓遊客休憩,生態解說牌示亦詳載著山區的生態特色,步道往返除了可養身,也豐富對自然生態的認知。行經步道,氣根纏勒的大榕樹、人頭藝術石像的結核地質岩石以及俯拾皆是的美景讓步道健行成為一段快樂的美好時光。

大地工程處這幾年間,在仙跡岩風景區以「呂仙傳奇,仙岩八景」為主軸,除了遊憩主題的神秘增添了趣味性,也利用故事性來營造景點並改善設施。除了我們看見在涼亭內的仙跡岩傳說的牌示外,還有步道沿途的「八仙傳奇」主題牌示,如:(一景 )漢鐘離-明遠臺「男」,(二景 )何仙姑-桐花林「女」,(三景)張果老-樂活區「老」,(四景)藍采和-御風臺「少」,(五景)呂洞賓-仙跡岩「富」,(六景)曹國舅-根抱石「貴」,(七景)韓湘子-眺景嶺「平(貧)」,(八景)鐵枴李-自然步道「健(賤)」。

「八仙傳奇」的主題規劃,分別代表人世間「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八種不同的人生面向,因此當我們行走在仙跡岩,在透過主題規劃及走過各個營造的景點時,還可以順便體驗山林中的自然生態,並透過分佈的各主題休憩平台的功能性,讓來到此地的遊客可深入了解仙跡岩風景區生態的多樣性,並且在走累了的同時,不僅可在主題涼亭休息,還可欣賞大台北的景色,得到完全的放鬆。近幾年間,步道改善工程陸續完工,往來山區步道更加的安全。稜線續行,花崗岩步道轉換為木棧步道,走在架高木棧步道上的視野展望更形開闊。

循木棧步道往上續行,不久,隊伍來到主題涼亭(一景)漢鐘離-明遠臺「男」的位置,涼亭可觀看整個台北盆地,涼亭主題代表著男生遠大的胸襟與志向,而漢鐘離為漢朝大將軍,是為男。涼亭欄杆外有數座龐大的岩石,相傳巨石上的印記即呂洞賓留下的足跡,因此口耳相傳下,仙跡岩確實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遊客上山來遊賞。一行人在明遠臺停留短暫的時間,在欣賞台北地景、看仙人足跡後,繼續沿著木棧道前進,就在經過何仙姑的桐花林木棧平台後,隊伍抵達仙跡岩的最高點。

仙跡岩因位於景美地區,因此有景美山的稱呼;又因其地理位置在景美溪與新店溪匯流的溪口地帶,因此也被叫作溪子口山。景美山(H143m)山頂有一顆No.1043二等三角點基石,山頂視野展望極佳,可清楚眺望台北市區及新店地區的地景,也是遊客在大台北地區賞101景觀的熱點。隊伍在基石高點拍照作記錄後,續循稜線步道往打印亭的方向前進,才走了一會兒的功夫,步道的左下方有一條步道會合過來,此一步道就是稍早隊伍未行走參訪的仙岩廟路線延伸過來的步道,傳統與稜線二條主線步道就在這裡再次合而為一路了。

續行,步道循著山坡緩上緩下,其間可選擇腰繞山徑避開爬坡路段,路線最後皆可繞回主線步道,山區步道網絡十分密集,若要完整走完全部的路徑,可能得花上一整天來仔細的繞行,長腳隊今天的行腳大都是依循東西向縱走的稜線主步道進行,還有許多條路線沒有走到,有機會還可再安排,由不同的支線登山口進出,當可更完整的走遍整個仙跡岩山區。隊伍循著步道前進,來到了呼應張果老樂活區「老」的健身場地,這是提供在地民眾跳舞運動場地需求的一個活動廣場。廣場旁有一景興支線,往景興國小可循此支線下山。

隊伍行經樂活廣場後,朝打印亭的方向續行,平緩易行的步道,相當適合一般登山的踏青健行。行進中來到了營造寧靜悠閒氛圍、心曠神宜感受的韓湘子眺景嶺「平(貧)」,眺景嶺位於稜線的小丘上,可遠眺台北101大樓,視覺景觀的設計,讓人不禁放慢腳步在此消磨時光。 一行人在眺景嶺坐下來小歇片刻,這裡的確是一處非常怡人的休憩景點,讓人有悠遊閒適的好心情。而在一旁有一條山俓是通往興隆路二段220巷的麥田支線,往麥田山莊可以經此路徑下山。長腳隊接下來仍是朝著打印亭的方向繼續走在稜線上,打算從木柵路一段的登山口下山。

續行,麥田支線岔路口與打印亭相距已不遠,今天一路走來,氣候雖有些陰晴不定,但能夠在花草樹木扶疏、翠綠蓊鬱的仙跡岩山上踏青,真的舒服、也很享受。來到打印亭,亭子裡拓印的鋼印是許多家長與小朋友的最愛,親山步道的特色除了安全、容易完成以外,其實也是藉此鼓勵民眾常出門來親近山林。就在距打印亭幾步之外的涼亭旁,有一條通往海巡署的泥土山徑,這一條山徑就是(八景)鐵枴李自然步道「健(賤)」含義所指的在這片保護區內,如拐杖般彎曲的登山步道,讓民眾達到活動健身目標。

仙跡岩親山步道來到打印亭後路線再次一分為二,一條是往興隆路四段海巡署登山口的泥土山徑,另一條則是往木柵路一段的溝子口支線步道,隊伍接下來採溝子口支線步道的路線下山,從指標木樁標示的距離顯示,離木柵路一段登山口約580公尺左右,不過一段連續的陡階還是讓大家放緩了腳步,一步一步緩緩地走向登山口,眼看今天的行程即將早早結束,大家似乎還沒有走過癮,於是就在隊伍步出登山口,來到木柵路一段時,一行人取得共識,以健行徒步的方式走到貓纜動物園站搭乘纜車上貓空,所以此行的重點已被大家轉移,搭貓纜、貓空用餐、泡茶聊天,反而成了今天行程中最亮眼的安排了!

安排在景美捷運站集合

集合後循景中街上的仙跡岩親山步道指標往景興路推進

243巷的仙跡岩牌樓登山口正在施工

仙跡岩牌樓登山口施工封閉

一行人往前走到263巷登山口啟登

243巷仙跡岩牌樓登山口封閉公告

循階往上後左轉,不遠即銜接上了由243巷牌樓登山口會合過來的路線

二路線會合後右轉登仙坡

約百崁左右的一段石階被叫作登仙坡

百崁石階的盡頭是一道鋪著柏油路面的坡道

蓊鬱的林蔭樹下緩緩前進

走在鋪著柏油的緩坡可舒緩一下爬階的喘息

山坡上看起來似乎是有一條荒廢的舊石階路

緩坡直行是前往仙岩廟的傳統路線

避開仙岩廟的路線,直接經由坡道右側邊坡的石階拾級而上

循步階的路線前進

續行

銜接上稜線主線後左轉

開始沿著仙跡岩親山步道稜線主線行進

來到「呂仙傳奇,仙岩八景」的根抱石這處景點

(六景)曹國舅-根抱石「貴」

根抱石的纏勒生態是森林植物中蠻普遍的生態現象

纏勒植物生態解說

來到(四景)御風臺

(四景)藍采和-御風臺「少」

御風臺上的「少」年郎

觀望新店區

白色建築物好像說是HTC大樓

陽光穿出雲層天氣轉好了

走在新步道上還能看見一旁的舊步階

步道平緩易行

沿途遇有不少小岔路往來交錯,或泥徑或舊時的荒廢步道,或支線或腰繞路徑

走在仙跡岩步道,每隔一小段路,便設置涼亭或座椅讓遊客休憩,生態解說牌示亦詳載著山區的生態特色

結核地質岩石生態解說

步道旁的結核地質岩石

一顆人頭藝術石像的結核地質岩石,相當特殊

結核地質岩石上的人頭藝術石像創意

步道往返除了可養身,也豐富對自然生態的認知

稜線續行,花崗岩步道轉換為木棧步道

回拍,這段木棧道式行程中較陡的一段路

爬得越高,看得越遠了

熱鬧的都市景觀建築

遠眺台北101景觀

台北盆地的景物皆在眼下

跨縣市的景觀

新店區景觀

來到主題涼亭-明遠臺

涼亭欄杆外的大岩石,相傳巨石上的印記即呂洞賓留下的足跡

看到呂洞賓留下的足跡了嗎

巨石上相傳有呂洞賓留下來的足跡

步道架了木棧道,所以只能遠觀,不能直接登上大石

雙層涼亭的設計可以看得更遠

在明遠臺短暫停留

仔細的觀察呂洞賓留在巨石上的足跡

主題涼亭(一景)漢鐘離-明遠臺「男」,代表男生遠大的胸襟與志向,而漢鐘離為漢朝大將軍,是為男

仙跡岩傳說之一

仙跡岩傳說之二

仙跡岩傳說之三

相傳巨石上的印記即呂洞賓留下的足跡,因此口耳相傳下,仙跡岩確實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遊客上山來遊賞

在明遠臺欣賞台北地景、看仙人足跡後,繼續沿著木棧道前進

沿木棧道續行

回拍明遠臺方向

來到何仙姑的桐花林木棧平台

(二景 )何仙姑-桐花林「女」主題平台

站在木棧平台於桐花季時可以欣賞滿山的桐花林

隊伍快速通過何仙姑的桐花林木棧平台

經過桐花林木棧平台後不遠,隊伍抵達仙跡岩的最高點

仙跡岩因位於景美地區,因此又稱景美山(H143m)山頂有一顆No.1043二等三角點基石

仙跡岩因其地理位置在景美溪與新店溪匯流的溪口地帶,因此也被叫作溪子口山

女生團照

男生團照

主角應該是後面的101大樓

網路說坐在樹上觀景的鏡頭最唯美了!不過,我們這樣拍也是很幸福呦

真的有人照著網路說的方式在玩自拍呢!

視野展望極佳,可清楚眺望台北市區及新店地區的地景

山頂也是遊客在大台北地區賞101景觀的熱點

隊伍在基石高點拍照作記錄後,續循稜線步道往打印亭的方向前進

相當漂亮的木棧步道

才走了一會兒的功夫,步道的左下方有一條步道會合過來,此一步道就是稍早隊伍未行走參訪的仙岩廟路線延伸過來的步道

傳統與稜線二條主線步道就在這裡再次合而為一路了

由仙岩廟路線延伸過來的路線

指標是以小鳥的造型呈現

續行,步道循著山坡緩上緩下

仙跡岩登山步道導覽圖

接下來走了一小段腰繞路線避開爬坡路段

以碎石礫鋪排的步階

步道如同一條綠色廊道,花草樹木種類繁多,綠色植被的層次豐富、結構緊密

腰繞路線最後皆可繞回與主線步道會合

山區步道網絡十分密集

往木柵路一段續行

循著步道前進

來到了呼應張果老樂活區「老」的健身場地

張果老樂活區「老」的健身場地

樂活區「老」的健身場地,提供在地民眾跳舞運動場地需求的一個活動廣場

沿途皆有不錯的展望

(三景)張果老-樂活區「老」

走累了的同時,不僅可在主題涼亭休息,還可欣賞大台北的景色

樂活區也是健康步道區

樂活區廣場旁有一景興支線,往景興國小可循此支線下山

指標簡單可愛

來到健體區

健體區也是小朋友喜歡的一遊憩區

朝打印亭的方向續行

前方又有涼亭出現

營造寧靜悠閒氛圍、心曠神宜感受的韓湘子眺景嶺「平(貧)」

眺景嶺位於稜線的小丘上,可遠眺台北101大樓

視覺景觀的設計,讓人不禁放慢腳步在此消磨時光

一行人在眺景嶺坐下來小歇片刻

眺景嶺是一處非常怡人的休憩景點,讓人有悠遊閒適的好心情

透過分佈的各主題休憩平台的功能性,讓來到此地的遊客可深入了解仙跡岩風景區生態的多樣性

平緩易行的步道,相當適合一般非傳統登山的踏青健行

眺景嶺一旁有一條山俓是通往興隆路二段220巷的麥田支線

往麥田山莊可以經此路徑下山

回拍眺景嶺,剛好看見由一旁麥田支線走上來的遊客

朝著打印亭的方向繼續走在稜線上

續行,麥田支線岔路口與打印亭相距已不遠

沿途植物的種類多

花花草草相當漂亮

野生蕈菇種類也不少

野生蕈菇

植物生態物種豐富

隨著四時的運轉,仙跡岩山區能看到林相豐富多樣貌的色彩變化

往上續行走向打印亭,左側的步道未留意到是通往何處,可能是腰繞的路線

一路走來,步道清幽,讓人有悠遊閒適的好心情

前面就是打印亭了

仙跡岩親山步道打印亭

亭子裡拓印的鋼印是許多家長與小朋友的最愛

親山步道的特色除了安全、容易完成以外,其實也是藉此鼓勵民眾常出門來親近山林

在距打印亭幾步之外有一座涼亭

涼亭旁,有一條通往海巡署的泥土山徑,這一條山徑就是(八景)鐵枴李自然步道「健(賤)」

(八景)鐵枴李自然步道「健(賤)」含義所指的在這片保護區內,如拐杖般彎曲的登山步道,讓民眾達到活動健身目標

左轉通往海巡署

仙跡岩親山步道來到打印亭後路線再次一分為二,一條是往興隆路四段海巡署登山口的泥土山徑,另一條則是往木柵路一段的溝子口支線步道

隊伍接下來採溝子口支線步道的路線下山

銜接經由溝子口支線步道下山

支線沿途仍以花崗岩來鋪設階梯

綠色植被的層次豐富、結構緊密,草叢中或樹林間穿梭、往來、成長、棲息的生物相對的呈多樣化

階梯盡頭轉緩坡道下山

由木柵路一段的登山口下山

步道導覽圖

步道行程已經接近尾聲了

不知道是哪裡轉錯了方向,稍後我們竟走到了富山路,再繞回到木柵路

沿途有往仙跡岩的指標

進入一片像似社區公園的區域

連續的長階

步下長階回到一般道路上

進入了富山路的巷道中

走在社區巷道內

由富山路16號旁走出來,銜接上木柵路

這裡才是溝子口支線步道的登山口

抵達溝子口支線步道登山口,行程即將結束,大家似乎還沒走過癮,於是取得共識,決定以健行徒步的方式走到貓纜動物園站搭乘纜車上貓空

沿著木柵路二段走,經過了景美溪

已經來到貓纜動物園站附近了

看到貓纜動物園站了

貓纜動物園站旁邊的水舞池

前進貓纜動物園站

一行人中還有不少人沒有搭乘過貓纜,我就是其中之一

貓纜動物園站的外觀造型很可愛

貓纜動物園站外的水舞劇場

連時鐘也是可愛的卡通造型

排隊等貓纜

終於可以進站了

一層一層往上走

一趟特別又開心的旅程

貓纜動物園站處處以小朋友所喜歡的卡通圖像為主題

準備進站搭纜車了

排隊等候纜車中...

隊伍分乘數部纜車上貓空

由纜車內隔著玻璃往外拍不夠清晰

行進中的貓纜

到了動物園南站

還以為貓纜是直上貓空,原來中間還有好幾站呢!真的是太孤陋寡聞了啊

對面是準備下山的纜車

開心地猛玩自拍

纜車愈爬愈高,視野也愈來愈開闊

遠眺

貓纜也有中間不靠站喔

離站繼續往貓空方向爬升

看的出來落差很大了

經過了好幾個山頭

看到下面動物造型的小公園,就是接近指南宮站了

抵達指南宮站

離開指南宮站,繼續往上

俯視指南宮站下方的停車空間

來到貓空站了

這裡是終點站,全部人都得下車

陸續下了纜車準備離站

回拍旋轉載客的纜車

貓空站外等候隊友

貓纜旅遊地圖

木柵茶葉專業農戶導覽圖

貓空站外可以看見許多步道步道指標,像是小天空步道、樟樹步道、樟湖步道等等

沿著指南路三段38巷

前面有一座可愛的停靠站

以貓空的貓造型及茶葉特產為停靠站的形象

來到了今天中午準備用餐的茶園餐廳

這是在貓空已有30年以上的特色料理餐廳

要從馬路上往下走一小段路才能進入餐廳

在餐廳可以看見貓纜在山頭間來來去去

今天的午餐地點,環境安靜、乾淨,料理好吃、具特色

餐廳牆上的擺設超強大的,竟然是二輛骨董機車

午餐用罷,移到了泡茶區開心品茶

吃飽喝足了,走回貓空纜車站

貓纜站旁的腹地寬闊規劃的像公園似

走向貓纜站

下午的時間遊客變得多了

回到了貓空站

搭纜車回家了,結束今天快樂的行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