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暖東峽谷自然步道 20171231

長腳登山隊2017年的最後一場活動因為冷鋒挾帶的雨水再度更改活動地點,行腳從瑞芳的碇內尖轉戰到已多次造訪的暖東峽谷,不過暖東峽谷的安排卻因東勢坑溪的溪水過於湍急,為了維護全員的安全考量下,隊伍決定不冒然越溪,所以今天整個行程僅健行了暖東峽谷園區中少部份的路線而已,此行儘管有些小小的不完美,不過在2017年的最後一場行腳中,長腳隊一行人雖全程走在雨水中,不過沿途歡笑聲卻不絕於耳,行程變化儘管難測,但是爬山人的熱情未曾冷卻。

位於基隆市暖暖區東勢坑東勢街220號的暖東峽谷自然步道,於2015年8月重整後開放免費入園,園區旁為基隆市童子軍活動中心,大門入口區安排有停車場及公廁。由於暖東峽谷的前身為森林遊樂區,因此園區內仍有露營場、步道、吊橋等舊設施遺留下來,改造後的暖東峽谷以東勢坑溪為步道路線主軸,步道難易度分為一般級、健腳級、挑戰級三個等級,里程樁以藍、黃、紅三種顏色作為步道區分,民眾可藉里程樁顏色輕易辨識步道的難易等級。

集合整隊後一行人由停車場邁向跨越東勢坑溪的平靜橋,過橋後左轉續行,沿途可順賞東勢坑溪經小型攔砂壩後呈階梯式瀑水的溪景。透過導覽地圖的步道分級路線與路況的引導,遊客可以暢遊基隆市第一座擁有分級步道的暖東峽谷園區,一般級和健腳級步道約需時20至40分鐘,挑戰級步道則落差大,約1.3公里,部份路段需拉繩索或涉水過溪,挑戰級的環山步道環繞一圈約需1.5至2小時,遊客可評估自我體能及路況而選擇合適的路線健行。

續行來到步道的第一個岔路,直行為紅色挑戰級的原始泥土山徑的路線,隊伍左轉往下行經跨越東勢坑溪的小型拱橋,從一般級藍色步道路線展開今天雨中的行腳。行經拱橋後左側為活動廣場,隊伍則循右往土地公廟的方向續行。藍色步道沿東勢坑溪畔的山腰線延伸直至峽谷區後再上溯至土地公廟,即使是下雨天,這一段步道只要留意濕滑的地面,走起來都還是算安全的。一行人雨中緩步前進,續行不久抵達步道的第一個涼亭平台休息區。

休息區位丫岔路口,右轉穿過棧橋可轉換至黃色健腳路線,再上行至中繼點再轉換紅色挑戰級的路線,或銜接藍色一般級路線續行至滑瀑區。長腳隊循左續行,行經廢棄的迷彩橋墩,這裡曾有一座吊橋,園區重修後已廢除,僅留橋墩作為園區景觀。經過橋墩旁往峽谷方向續行,往峽谷需往上爬行一段紅磚鋪陳的陡階,由於登陡階上嶺後,步道亦以紅磚鋪陳,所以被喚為紅磚嶺。登上紅磚嶺為T岔路口,左轉為回到活動廣場的另一路線。

隊伍循右往峽谷方向續行, 環山步道已趨平緩,雨中行走紅磚步道有路況濕滑的擔憂,因此一行人小心地緩緩前進。不久經過「萬善洞」,「萬善洞」裡有不少無人認領的金斗甕,是漢人「寄金」風俗遺留下來的,因此成了「萬善同歸」了。從「萬善洞」的下方快速通過,步道的路況維護整理尚稱良好,沿溪畔行走,淙淙流水聲與蛙叫蟲鳴形成雨中行程中一場美妙的天然樂音。溪谷中的落差形成銀瀑急流而下,沖刷形成的壺穴地形相當明顯。

雨天的東勢坑溪的水量充沛 ,今天湍流與溪瀑景觀成了行程中最吸睛的亮點。步道沿途鬱鬱蔥蔥的林相在雨後更形翠綠,空氣也顯得清新乾淨,雖然雨中活動行走不便,但偶爾體驗一下下雨天出走的行程,有讓人驚艷之處。步道越往上走,園區最具特色的峽谷地形逐漸分明,貫穿暖東峽谷的東勢坑溪,一旁陡峭的岩壁猶如一層層堆疊的石片堆砌的景致非常的壯觀。沿著溪畔步道前進,峭壁、砂岩、石洞、水潭等地理景觀美不勝收。

暖東峽谷的地理位置雨量豐沛,雨水長年的沖刷造成順向坡上層的砂岩層崩落,更由於地殼的抬升作用,形成了暖東峽谷的天然美景;湍急清澈的溪水下切力強勁,長期的沖蝕,使得河床下蝕又深又低,形成優美的V形峽谷地形。循步道的路線時而在溪左、時而溪右,自然天成的地理景觀彷彿是花東縱谷的縮小版,峽谷地形的規模小而美,很適合夏天到此避暑納涼。往前續行,步道由溪右過橋到溪左後開始爬一小段陡階,上坡後不遠抵達溪畔的土地公廟前。

位於東勢坑溪畔的土地公廟,小小的廟身以土埆修築,外層漆上了紅漆,廟旁設長椅供休憩。暖東峽谷一般級的步道至溪畔土地公廟業已告一個段落,要續行暖東峽谷挑戰級步道則必須溯溪至對岸才能繼續走下去,由於近日東北角山區雨水多,造成東勢坑溪的溪水暴漲,湍急的水流不適合溯溪活動,隊伍遂就此打住越溪續行的計劃,決定循原路折返下山。隊伍循步道回到活動廣場,決定在廣場旁的涼亭區歇歇腳,討論接下來的行程安排。

涼亭區短暫歇息並取得了參與活動的夥伴的共識,隊伍決定續行園區規劃中的紅色挑戰級的原始森林步道,再次起步前行,一行人直接由涼亭走向在服務站後方的紅色主線步道的入口。紅色主線步道屬從事登山活動的隊伍或具備豐富登山經驗的山友行走的原始步道,一行人依序走入沿東勢坑溪蜿蜒而上的羊腸小徑,步道每10公尺就設有一只里程樁,里程數及樁頭均以紅漆標示,可一目了然的辨識出行走在挑戰難度最強的紅色步道上。

暖東峽谷山區為保安林地,由於沒有過度開發,仍保持著自然原始的林相,環境十分幽美,步道伴隨著東勢坑溪的潺潺流水聲,一路緩緩而上,沿途除了指標、導覽圖、解說牌,沒有過多的人工設施,步道與長腳隊經常往來的郊山地形相似,依地勢而迂迴輾轉。隊伍往前推進,經過了溪澗,跨過簡易的木板橋後繼續往上前進。續行,步道所經之處的森林底層長滿了郊山常見的厥類植物,經過雨水洗滌,植物的葉片愈顯綠意盎然、生氣蓬勃。

此行在暖東峽谷的山區裡上下前進,除了穿著雨衣略感悶熱外,步道充滿了登山休閒的樂趣,加上沿溪流而行,走起來神清氣爽,若是夏天造訪想必也是清涼無比。行進至中途長椅休憩處,距步道里程樁390m需溯溪的地點已近,此時前導的夥伴已從溯溪點折返,走近東勢坑溪畔,急流沖刷溪谷的巨岩,看著強行通過激流到對岸的夥伴,實在心驚不已,因為溪水看起來和土地公廟的溯溪點一樣的湍急,看來暖東峽谷紅色挑戰級步道也必須止於390m溯溪點了。

2017年的最後一趟行程,大家同心的在雨中前進,讓人很感動,不過今天的行程在天候條件不佳的狀況下,實在不適合繼續堅持走下去了,團隊安全一直是長腳隊堅守的底線,山一直常在,隨時可以爬,不必急於這一時一刻的強行。展望2018年,還有許多的機會可以四處翻山越嶺,所以隊伍決定行程至此告一段落了,準備原路折返停車場,找個餐廳坐下來,好好的沏壺茶、吃頓飯、聊個天,除了為2017年的行腳劃下一個快樂休止符,也一起開心地迎接新的年度。

2017年的最後一場活動因為冷鋒挾帶的雨水再度更改活動地點,行腳從瑞芳的碇內尖轉戰到已多次造訪的暖東峽谷

園區旁為基隆市童子軍活動中心

大門入口區

園區入口處迴廊

2017年的最後一場行腳,長腳隊一行人看來得在雨水中進行了

集合整隊後準備出發

由停車場邁向跨越東勢坑溪的平靜橋

東勢坑溪經小型攔砂壩後呈階梯式瀑水

過橋後左轉續行

步道路線圖

環境概述導覽

通過平靜橋

透過導覽地圖的步道分級路線與路況的引導,遊客可以暢遊基隆市第一座擁有分級步道的暖東峽谷園區

雨後的東勢坑溪溪水相當湍急

暖東峽谷以東勢坑溪為步道路線主軸,步道難易度分為一般級、健腳級、挑戰級三個等級

續行來到步道的第一個岔路,直行為紅色挑戰級的原始泥土山徑的路線

岔路指標

登山路線分布圖

隊伍先循指標左轉往下

左轉往下往小型拱橋方向前進

溪中巨石

跨越東勢坑溪的小型拱橋

拱橋木作欄杆上的美麗蕈菇

行經拱橋後從一般級藍色步道路線展開今天雨中的行腳

經拱橋後左轉為活動廣場

隊伍循右往土地公廟的方向續行

往土地公廟續行

回拍拱橋

續行不久抵達步道的第一個涼亭平台休息區

休息區位丫岔路口,右轉穿過棧橋可轉換至黃色健腳路線,或銜接藍色一般級路線續行至滑瀑區

長腳隊循左續行,行經廢棄的迷彩橋墩

這裡曾有一座吊橋,園區重修後已廢除,僅留橋墩作為園區景觀

經過橋墩旁往峽谷方向續行,往峽谷需往上爬行一段紅磚鋪陳的陡階

由於登陡階上嶺後,步道亦以紅磚鋪陳,所以被喚為紅磚嶺

登上紅磚嶺為T岔路口

左轉為回到活動廣場的另一路線

隊伍循右往峽谷方向續行,環山步道已趨平緩

雨中行走紅磚步道有路況濕滑的擔憂,因此一行人小心地緩緩前進

經過「萬善洞」,「萬善洞」裡有不少無人認領的金斗甕,是漢人「寄金」風俗遺留下來的,因此成了「萬善同歸」

從「萬善洞」的下方快速通過

步道的路況維護整理尚稱良好

沿溪畔行走

淙淙流水聲與蛙叫蟲鳴形成雨中行程中一場美妙的天然樂音

溪谷中的落差形成銀瀑急流而下

步道沿途林相鬱鬱蔥蔥

續行

雨天的東勢坑溪的水量充沛

鬱鬱蔥蔥的林相在雨後更形翠綠,空氣也顯得清新乾淨

綠色廊道漂亮極了

雨中活動行走不便,但偶爾體驗一下下雨天出走的行程,有讓人驚艷之處

步道越往上走,園區最具特色的峽谷地形逐漸分明

陡峭的岩壁猶如一層層堆疊的石片堆砌著

岩壁彷彿由石片堆砌,景致非常的壯觀

暖東峽谷的地理位置雨量豐沛,雨水常年的沖刷造成順向坡上層的砂岩層崩落,更由於地殼的抬升作用,形成了暖東峽谷的天然美景

天然的景色令人驚艷不已

沿著溪畔步道前進,自然天成的地理景觀美不勝收

峭壁、砂岩、石洞、水潭等地理景觀彷彿是花東縱谷的縮小版

湍急清澈的溪水下切力強勁,長期的沖蝕,使得河床下蝕又深又低,形成優美的V形峽谷地形

循步道的路線時而在溪左、時而溪右

峽谷地形的規模小而美,很適合夏天到此避暑納涼

由溪右過橋到溪左

續行,開始爬陡階

開始爬一小段陡階

登陡階

回拍

埋頭努力地往上爬

上坡後繼續往土地公廟前進

不遠抵達溪畔的土地公廟前

土地公廟小小的廟身以土埆修築,外層漆上了紅漆

生態解說牌

暖東峽谷一般級的步道至溪畔土地公廟業已告一個段落

望著湍急的東勢坑溪

要續行暖東峽谷挑戰級步道則必須溯溪至對岸才能繼續走下去,

東勢坑溪的溪水暴漲,湍急的水流不適合溯溪活動

下切至溪裡察看是否能安全渡溪

湍急的水流不適合溯溪活動,隊伍遂就此打住越溪續行的計劃

決定循原路折返下山

來暖東峽谷想走挑戰路線的遊客,記得要穿雨鞋!

原路返回山下...

下山需留意濕滑的階梯

過橋...

步道極優美

暖東峽谷擁有優質的步道

森林間綠蔭蓊鬱,蟲鳴鳥叫,生態相當豐富

湍急清澈的溪水

循原路折返

回到「萬善洞」

下雨天路上一直沒有碰到其他的遊客

循步道經活動廣場的路線下山

前方又一廢棄的建築,可能是早期森林遊樂區的建築物

循指標往活動廣場方向走

看見活動廣場了

前方即活動廣場的水泥牆意象

水泥牆意象

今天的雨沒有停歇過...

回到稍早曾通過的拱橋

過拱橋後,續由步道左側的階梯往上走

步上階梯後看見一座休息亭

回拍

在涼亭區歇歇腳,討論接下來的行程安排

隊伍決定續行園區規劃中的紅色挑戰級的原始森林步道

再次起步前行

一行人直接由涼亭走向在服務站後方的紅色主線步道的入口

紅色主線步道屬從事登山活動的隊伍或具備豐富登山經驗的山友行走的原始步道

回拍,步道入口區的夥伴還在猶豫要步要繼續走下去...

一行人依序走入沿東勢坑溪蜿蜒而上的羊腸小徑

原始的步道

暖東峽谷山區為保安林地

步道每10公尺就設有一只里程樁

山區沒有過度開發,仍保持著自然原始的林相

自然原始的林相,環境十分幽美

岩石鑿階

一路緩緩而上

里程數及樁頭均以紅漆標示,可一目了然的辨識出行走在挑戰難度最強的紅色步道上

沿途除了指標、導覽圖、解說牌,沒有過多的人工設施

步道與長腳隊經常往來的郊山地形相似

通過一道木橋

東勢坑溪潺潺的流水

陸續通過木橋

跨過簡易的木板橋後繼續往上前進

下雨天步道相當泥濘

步道充滿郊山野趣

步道所經之處的森林底層長滿了郊山常見的厥類植物

經過雨水洗滌,植物的葉片愈顯綠意盎然、生氣蓬勃

簡單的歇腳區

續行...

綠意盎然的原始森林步道

此步道是登山隊伍相當喜愛的路線

此行在暖東峽谷的山區裡上下前進,除了穿著雨衣略感悶熱外,步道充滿了登山休閒的樂趣

步道沿溪流而行,走起來神清氣爽

行進來到中途長椅休憩處

山徑途中可看見樹梢繫上了登山隊布條

來到溪畔

來到步道里程樁390m需溯溪的地點

溪谷間分布著大型的岩石

溪水湍急

今天只能望著湍流興嘆呀...

看著強行通過激流到對岸的夥伴,實在心驚不已

因為溪水看起來和土地公廟的溯溪點一樣的湍急,所以隊伍決定放棄溯溪到對岸了

暖東峽谷紅色挑戰級步道也必須止於390m溯溪點了

原路折返了

生態解說

雨水與泥濘的步道

撤退前再拍幾張照片作紀錄吧

走在叢林中...

山區蕨類植物及大菁長得相當茂盛

回程輕鬆,大家一起玩自拍

今天走得雨水汗水完全是分不清了

森林的植物相相當豐富

回到木橋處

小心通過木橋

雖然二度受挫於溪畔折返但還是很開心的走著...

反正沒有前進續行的時間壓力,就乾脆走走停停拍起照了

開心地望著鏡頭

回到步道入口區

等候陸續由步道步出的夥伴

步道入口旁的東勢坑溪

再看一次步道入口區

往出口方向走...

走向涼亭區

服務站廣場

園區有完善的指標及生態解說

2017年的最後一趟行程,大家同心的在雨中前進,讓人很感動,不過今天的行程在天候條件不佳的狀況下,實在不適合繼續堅持走下去了,團隊安全一直是長腳隊堅守的底線,山一直常在,隨時可以爬,不必急於這一時一刻的強行

展望2018年,還有許多的機會可以四處翻山越嶺,所以隊伍決定行程至此告一段落了,稍後返回停車場,為2017年的行腳劃下一個快樂休止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