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幼坑步道·九層瀑布·大華壺穴 20181007

長腳登山隊近幾年間多次往來平溪鐵路沿線的登山路徑,平溪線為台鐵歷史最悠久的支線,也是風景最美麗的鐵路支線,沿著基隆河的河谷興建的平溪線,除了擁有鐵道及隧道的迷人風情,還有原始的溪谷、壺穴、瀑布等景觀。這個週日的活動,隊伍遊走在三貂嶺站及大華站之間的幼坑步道,一行人除了翻山越嶺走曲徑通幽的步道,還行走了平溪支線的魚腹橋及隧道群,並欣賞基隆河美麗的河谷地貌、夢幻的九層瀑布與稀有獨特的大華壺穴,相當豐富的生態旅程,最後並以平溪火車作為交通接駁,整個行程規劃相當的吸引人。

隊伍集合於瑞芳金字橋下的停車場,長腳隊的常客對這座停車場應該不陌生,2013年12月的幼坑古道、魚寮山連走及2015年6月三貂嶺步道的行程,長腳隊皆以這個停車場作為集合地點,此行部份路線雖是舊地重遊,但在平溪鐵路沿線好山好水及鐵道迷人的魅力之下,仍然會是一趟走你千遍也不厭倦的快樂旅程。長腳隊於金字橋下整隊後隨即出發,一行人快速地經過宜蘭線與平溪線交會處,台鐵火車行經三貂嶺站後開始分線,北迴線經此穿越三貂嶺隧道後便朝著宜蘭、花東方向繼續行駛,而平溪支線則是沿著基隆河畔朝著十分、菁桐的方向前行。

在鐵路宜蘭線與平溪線交會處的三貂嶺隧道旁,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已封閉的「三瓜子隧道」遺址,隧道遺址於大正7-8年之間(1918-1919年)竣工,隧道上方的匾額是時任台灣總督的明石元二郎以草書題字「至誠動天地」,象徵隧道工程的艱鉅,隊伍出發的一開始,便有了人文的接觸,稍後在三貂嶺站與大華站之間的行程應有更令人驚艷的期待。一行人出發後,循鐵道邊的水溝蓋便道來到鐵路分線的岔路迴彎處,左迴後隊伍循平溪支線左側的小徑魚寮路繼續往大華站方向前行,循徑前行不遠,在鐵道右側有一所廢棄的碩仁國小就是三貂嶺步道的登山口。

隊伍此行只隔著鐵道遠遠看著三貂嶺步道登山口,因為今天的目標是在前方通過三瓜子橋後、幼坑隧道之前的幼坑步道登山口,一行人腳步依舊循平溪線往前,通過三瓜子橋時恰巧遇上火車急馳而過,與火車擦肩而過的感覺真的令人驚心,在行走平溪線隧道群的鐵道路徑時,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不要像網紅為了求吸睛而逞一時之勇,做不智之事。一行人縱隊循鐵道旁便道通過基隆河上方的三瓜子橋,進入了魚寮路上的聚落,順著鐵路再往前走就是長約300m的幼坑隧道,隊伍來到幼坑隧道前右轉走到底,路盡頭的石階就是幼坑步道登山口。

幼坑步道是日據時期的保甲路,連接了魚寮與幼坑兩地,並跨越幼坑隧道的兩端口、串聯三貂嶺站及大華站。從外地來到三貂嶺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開車或搭乘火車,來三貂嶺、幼坑的遊客大半是慕名而來,來登山看瀑布或者是體驗鐵道風情。有些不喜歡登山卻想一探九層瀑布及大華壺穴的遊客,可能會選擇冒險穿越長長的幼坑隧道,假如體力上可以負擔,建議還是行走山徑是較安全的。長腳隊此行由幼坑步道魚寮路入口起登,步道以水泥路及水泥石階交互鋪陳,約8、9分鐘的腳程後,一行人來到了往頂坑山與魚寮山、幼坑山岔路口。

隊伍循魚寮山方向續行,才走幾步路,便看見了右側往魚寮山頂的泥徑,而一面魚寮山指標則掉落在地上,今天長腳隊並不打算登頂,所以隊伍繼續沿著步道主線前行。通過岔路口後,水泥步道轉為傳統的郊山泥徑,步道沿途的芒萁生長茂盛,映襯著遍地的綠意盎然,沿路沒有爭奇鬥豔的花朵,只有粉嫩纖巧的小野花,天空下著毛毛雨,沿著迂迴腰繞的山徑緩緩前進,大家相當留意腳下的步伐,幸好雨下得不大,山徑還不太泥濘,一路上小心走著,不久隊伍即順利、安全的越嶺,下行來到往幼坑山與新路尾山岔路口,接下來隊伍循右朝著幼坑山方向下行。

沿著山徑緩緩下行,一旁邊坡下的鐵皮屋就是三清宮,續行遇岔路,岔路左迴可往三清宮,循右前行看見涼亭、鐵道及隧道,原來隊伍已越過魚寮山來到幼坑隧道三清宮這端了。抵達涼亭時,剛好看見火車通過,因此可趁火車車次之間的空檔安心的在隧道口拍照。短暫停留幼坑隧道前,接著隊伍打算循鐵道往大華車站的方向前進,展開平溪支線鐵路步道的體驗行。起步由涼亭出發,鐵道左側有一岔路可以轉向幼坑山,隊伍未安排續登幼坑山,所以仍沿著鐵道前行,接下來一行人將陸續通過短距的隧道群,得掌控火車往來之間的空檔。

隊伍一路沿著平溪線緩步前行,開始進入了體驗鐵道之美的時光。平溪線於日據時期原是運煤專用的鐵路,經收購整建後兼辦客運,1980年代礦場關閉及人口流失等因素,鐵路管理局曾打算停駛平溪線鐵路,後因地方人士的積極爭取而保留。平溪線不僅是台鐵仍在營運的鐵路支線中歷史最悠久的支線,也是沿途風景最美麗的客運支線,鐵道沿著基隆河的河谷興建,除了擁有深受鐵道迷喜愛的隧道群的迷人風情,還有溪谷、壺穴、瀑布等天然原始的地理景觀,加上沿線景點多,平溪線承載著客運運輸的重要業務。

沿鐵道朝著大華站方向前進,與幼坑隧道相距不遠處就是隧道群,這三座連續的隧道短而密集,深受喜愛鐵道攝影者的歡迎,隧道口的光影透出深邃迷濛的神秘感,走過隧道讓人有穿過時空的錯覺。走出隧道群之後,與基隆河更貼近了,回頭顧盼,看到鐵道與河道竟有匯流的感覺,形成一種特殊的景觀。此刻走向大華途中,俯視基隆河流淌的河谷之間,形成許多漂亮的壺穴地貌,在大華至三貂嶺之間的基隆河段,是壺穴顯露最密集、範圍最廣、形態最多樣的河段,這一趟在稍後的行程中我們將會去一探地貌最完整的大華壺穴。

通過隧道群後,隊伍循鐵道續行,不久在左側山坡間看見了近期網路很夯的九層瀑布,今天我們來的剛剛好,瀑水量雖然還不到磅薄的境界,但瀑布秀麗的景致已讓人願意花時間輪流等待拍照。在九層瀑布前停留的時候,由大華往三貂嶺的火車再次通過,火車司機鳴笛提醒著我們要小心火車,由於九層瀑布所在的地點確實不太適合觀光旅遊的安排,行程中必須冒險穿越隧道及行走火車鐵軌的路線,即便平溪線是單線非電氣化的鐵路,沿途通過許多行人的穿越區,但在沒有完善管理下,九層瀑布還是讓它繼續秘境,越少人進入,問題自然減少。

九層瀑布停留約10分鐘光景後出發往大華站續行,基隆河兩岸綠蔭蓊鬱,青山、綠水、鐵路、隧道,景色怡人,今天的氣溫涼爽舒適,一路走來自然放鬆。循徑續行,遇上火車由三貂嶺站駛近,火車與隊伍在幼坑魚腹橋上擦身而過後,火車駛入了隧道繼續駛往大華站方向。當年幼坑魚腹橋是為了解決煤礦的運送及連接隧道的問題而興建,由於鋼樑的兩端較小,中間較大,看起來像大肚魚腹一樣,故得名。台鐵目前的鐵路大都以鋼筋水泥橋取代了鋼鐵橋,幼坑魚腹式橋樑保留至今,實屬難能可貴的鐵道特殊景觀。

魚腹橋的橋頭邊有一條山徑,資料顯示山徑可進入幼坑古道再銜接往大華車站,由於長腳隊下一個目的地是大華壺穴,因此行進路線仍以鐵路步道為主軸,隊伍行經幼坑魚腹橋後,接著快速穿過二座短隧道,步出第二座隧道時,隧道口右側有一條通往河谷的石階梯,循石階下行中途,右側平台立有二位戴著大盤帽的高中生雕像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曾經在附近水域捨身救人的二位年輕學子。從平台旁步道繼續往下走向河谷,不遠處就看見了範圍相當廣闊的壺穴地貌,基隆河的湍流在大華這處美麗的山區沖擊出一片罕見的天然地景。

在河床上處處可見的許多圓滑坑洞,地形學上稱之為壺穴。而分布在大華站與三貂嶺站河段的大華壺穴群,在水流及岩層交互作用之下,幾乎所有類型的壺穴都可在這裡看見,不僅壺穴顯現密集、範圍廣、形態多樣化,在原始的條件下,人為破壞少,壺穴地形得以保存完整,是一處天然的地理教室。從地質景觀角度來看,大華壺穴具備了獨特性與稀有性;就視覺而言,形態不一的壺穴,使河得河谷地貌變化無窮,深具觀賞價值。 一行人來來回回於大華壺穴的河床之間,只能用讚嘆與驚艷來形容大華壺穴的自然美!

在大華壺穴上盡情地玩賞與拍照後,隊伍返身由河谷再次走上鐵道,繼續沿著平溪支線往大華車站前進,不過,今天活動安排的各個景點已逐一走過了,因此隊伍改循鐵道左側的一道長階往上行,長階盡頭處銜接大華農路,一行人打算循著大華農路一路走向大華車站,在前進大華車站途中,數度與幼坑古道相會合,不過考量雨後的古道路況濕滑,為了行走的安全,所以選擇繼續行走路途較遙遠的大華農路,也因此錯過了古道上具人文價值的煤礦遺址,不過長腳隊經年的山裡來山裡去,山不轉路轉,安全通常是我們最重要的選擇。

大華農路續行時,來到農路制高處的眺望點,從這個眺望點可以看見大華車站隱身於彎月般的基隆河畔,彷彿置身於秘境的大華車站是一座無站務人員的DIY招呼站,稍後隊伍將會走向大華車站搭車,準備以平溪支線接駁回到三貂嶺站。由於從眺望點距大華站還有好長一段農路要繞行,幸好陰涼的氣溫下適合健行,所以直至大華站,一路安步當車、閒適遊走,相當愉悅的過程。回程中,平溪火車幫大家省了不少力氣,火車廂載著一群懷著小確幸的長腳人回到了三貂嶺站,為旅程劃上了一個完美的環狀結,今天長腳隊毫無疑問地又再次創作了一篇多彩多姿的作品囉!

隊伍集合於瑞芳金字橋下的停車場,停車場就在三貂嶺隧道旁

金字橋下整隊後隨即出發

三貂嶺隧道

三貂嶺隧道全長2076公尺

一行人出發後,循鐵道邊的水溝蓋便道往宜蘭線與平溪線交會處靠近

由三貂嶺隧道走向宜蘭線與平溪線交會處

台鐵火車行經三貂嶺站後開始分線,北迴線經此穿越三貂嶺隧道後便朝著宜蘭、花東方向繼續行駛,而平溪支線則是沿著基隆河畔朝著十分、菁桐的方向前行

來到鐵路分線的岔路迴彎處,左迴後隊伍循平溪支線左側的小徑魚寮路繼續往大華站方向前行

剛好遇上火車要進入三貂嶺隧道

火車通過三貂嶺隧道之後,繼續朝著宜蘭、花東方向行駛

沿平溪支線而行的小徑叫作魚寮路

正在進行中的河堤整治工程

循魚寮路繼續往大華站方向前行

循徑前行來到碩仁聚落

鐵道右側有一所廢棄的碩仁國小就是三貂嶺步道登山口,此行只隔著鐵道遠遠地看著登山口

循平溪線往前,通過了三瓜子橋

行走平溪線隧道群的鐵道路徑時,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

進入了魚寮路上的聚落,順著鐵路再往前走就是長約300m的幼坑隧道

這裡還是屬於瑞芳轄區

回拍三瓜子橋

往幼坑步道需通過三瓜橋後、在幼坑隧道前方路口右轉走到底

路盡頭就是幼坑步道登山口

漂亮的花,美麗的基隆河

來到幼坑步道登山口的石階前

幼坑步道導覽地圖

由幼坑步道魚寮路入口起登

幼坑步道是日據時期的保甲路

幼坑步道連接魚寮與幼坑兩地,並跨越幼坑隧道的兩端口、串聯三貂嶺站及大華站

步道以水泥路及水泥石階交互鋪陳

步道沿途綠意盎然

步道一側有護欄提供輔助與保護

約8、9分鐘的腳程後,一行人來到了往頂坑山與魚寮山、幼坑山岔路口

頂坑山指標方向

往魚寮山、幼坑山指標方向

循魚寮山方向續行

才走幾步路,看見右側往魚寮山頂的泥徑,而一面魚寮山指標則掉落在地上

魚寮山方向指示牌

今天長腳隊並不打算登頂,所以隊伍繼續沿著步道主線前行

續行步道主線

通過岔路口後,水泥步道轉為傳統的郊山泥徑

步道沿途的芒萁生長茂盛

郊山小徑循序漸進

沿著迂迴腰繞的山徑緩緩前進

沿路沒有爭奇鬥豔的花朵,只有粉嫩纖巧的小野花

天空下著毛毛雨,大家相當留意腳下的步伐

幸好雨下得不大,山徑還不太泥濘,一路上小心走著

遠眺,山嵐揚起

有些不喜歡登山卻想一探九層瀑布及大華壺穴的遊客,可能會選擇冒險穿越長長的幼坑隧道

假如體力上可以負擔,建議還是行走幼坑步道較安全

山徑迂迴腰繞

芒萁生長茂盛,映襯著遍地的綠意盎然

隊伍即順利、安全的越嶺

下行來到往幼坑山與新路尾山岔路口

魚寮山、幼坑山與新路尾山岔路指標

往新路尾山的山徑

隊伍循幼坑山方向下行

沿著山徑緩緩下行

前方邊坡下的鐵皮屋就是三清宮

回拍,鐵皮屋就是三清宮

續行遇岔路

岔路左迴可往三清宮

循右前行來到鐵道旁

前行看見了涼亭、鐵道及隧道

隊伍已越過魚寮山來到幼坑隧道三清宮這一端

火車剛通過,趁火車車次之間的空檔安心的在隧道口拍照

隧道口留影

短暫停留幼坑隧道前

循鐵道往大華車站的方向前進,鐵道左側有一岔路可以轉向幼坑山

隊伍未安排續登幼坑山,所以仍沿著鐵道前行

接下來將陸續通過短距的隧道群

通過短隧道,得掌控火車往來之間的空檔

循鐵道往大華車站的方向前進,展開平溪支線鐵路步道的體驗行

進入了體驗鐵道之美的時光

隧道口的光影透出深邃迷濛的神秘感

與幼坑隧道相距不遠的隧道群,三座連續的隧道短而密集,深受喜愛鐵道攝影者的歡迎

走過隧道讓人有穿過時空的錯覺

走出隧道群之後,與基隆河更貼近了

平溪火車沿著基隆河畔往十分、菁桐的方向前行

回頭顧盼,看到鐵道與河道竟有匯流的感覺,形成一種特殊的景觀

平溪線於日據時期原是運煤專用的鐵路,經收購整建後兼辦客運,1980年代礦場關閉及人口流失等因素,鐵路管理局曾打算停駛平溪線鐵路,後因地方人士的積極爭取而保留

平溪線是台鐵仍在營運的鐵路支線中歷史最悠久的支線,也是沿途風景最美麗的客運支線

俯視基隆河流淌的河谷之間,形成許多漂亮的壺穴地貌

基隆河裡的漂亮壺穴地貌

在左側山坡間看見了近期網路很夯的九層瀑布

夢幻般的九層瀑布

瀑水量雖然還不到磅薄的境界,但瀑布的景致已十分秀麗

九層瀑布因所在位置偏僻,因此有秘境的神祕感

九層瀑布前停留的時候,由大華往三貂嶺的火車再次通過,火車司機鳴笛提醒著我們要小心火車

來到九層瀑布必須冒險穿越隧道及行走火車鐵軌的路線,確實不太適合觀光旅遊安排

平溪線是單線非電氣化的鐵路,沿途通過許多行人的穿越區,在沒有完善管理下,九層瀑布還是讓它繼續秘境,越少人進入,問題自然減少

美麗的秋海棠

野薑花

蟛蜞菊

在崖壁上看見的金黃色果實,引來大家的一番猜測,有一點像「柿」的一種

九層瀑布停留約10分鐘光景後出發往大華站續行

今天的氣溫涼爽舒適,一路走來自然放鬆

循徑續行

遇上一對正在竹叢間採竹筍的夫妻

基隆河兩岸綠蔭蓊鬱,青山、綠水、鐵路、隧道,景色怡人

來到幼坑魚腹橋,橋頭邊有一條山徑,資料顯示山徑可進入幼坑古道再銜接往大華車站

長腳隊下一個目的地是大華壺穴,因此行進路線仍以鐵路步道為主軸

隊伍行經幼坑魚腹橋

魚腹橋旁的山谷間有一瀑布,不知是否就是網路上提到過的幼坑瀑布

當年幼坑魚腹橋是為了解決煤礦的運送及連接隧道的問題而興建,由於鋼樑的兩端較小,中間較大,看起來像大肚魚腹一樣,故得名

火車與隊伍再次於幼坑魚腹橋上擦身而過

台鐵目前的鐵路大都以鋼筋水泥橋取代了鋼鐵橋,幼坑魚腹式橋樑保留至今,實屬難能可貴的鐵道特殊景觀。

行經幼坑魚腹橋後,接著還要在穿過二座短隧道

回拍幼坑魚腹橋

快速通過隧道

隧道行進中

從外地來到三貂嶺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開車或搭乘火車

來三貂嶺、幼坑、大華的遊客大半是來登山看瀑布或者是體驗鐵道風情

緩步前行,體驗鐵道之美

經幼坑魚腹橋後,快速通過了二座短隧道

步出第二座隧道

隧道口右側有一條通往河谷的石階梯

循石階下行中途,右側平台立有二位戴著大盤帽的高中生雕像的紀念碑

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曾經在附近水域捨身救人的二位年輕學子

捨身取義平台上立有二位戴著大盤帽的高中生雕像

步道濕滑長青苔,要小心

從平台旁步道繼續往下走向河谷

俄氏草喜歡在低海拔溪流上游、水質清澈的環境,是環境指標的植物

來到範圍相當廣闊的大華壺穴

到了步道盡頭處再走過一道鐵板橋即進入了壺穴區

基隆河的湍流在大華這處美麗的山區沖擊出一片罕見的天然地景

在河床上處處可見的許多圓滑坑洞,地形學上稱之為壺穴

壺穴前留影

一行人來來回回於大華壺穴的河床之間

分布在大華站與三貂嶺站河段的大華壺穴群,在水流及岩層交互作用之下,幾乎所有類型的壺穴都可在這裡看見

大華壺穴顯現密集、範圍廣、形態多樣化,在原始的條件下,人為破壞少,壺穴地形得以保存完整

壺穴地形保存完整,是一處天然的地理教室

從地質景觀角度來看,大華壺穴具備了獨特性與稀有性

就視覺而言,形態不一的壺穴,使河得河谷地貌變化無窮,深具觀賞價值

來回於壺穴的河床之間,只能用讚嘆與驚艷來形容大華壺穴的自然美!

部分隊友選擇站在岸邊欣賞壺穴地形

壺穴是河川侵蝕岩石所形成,平溪的壺穴景觀幾乎出現在每一條溪谷中及瀑布群之下

大華壺穴已規劃為自然保護區,欣賞壺穴之餘,也應愛護它們

壺穴的形成是因地質岩層的結構性硬度不均,經夾帶細沙的河水沖刷而產生坑洞,然後流水在坑洞中形成的小漩渦進行再沖蝕,於是形成壺型的小洞穴

壺穴通常出現在河川曲流處凹部多漩渦、急湍的河段

隊伍在大華壺穴上盡情地玩賞與拍照後,返身由河谷再次走上鐵道

今天安排的各個景點已逐一走過,因此隊伍改循鐵道左側的一道長階往上行

循階往上

隧道沿線的景點已逐一走過,現在打算走回大華車站

隊伍準備經由大華農路走向大華車站

石階上來後經過一片香蕉園

垂手可得的香蕉樹

還要再走一段長階梯

長階盡頭處銜接上了大華農路

一行人打算循著大華農路一路走向大華車站

前進大華車站途中,數度與幼坑古道相會合

幼坑步道路線導覽

指標指向大華車站

路旁樹幹上的白色野生蕈菇

不同種類的野生蕈菇

葉片狀的野生蕈菇

月桃

考量雨後幼坑步道路況較濕滑,為了行走的安全,所以選擇繼續行走路途較遙遠的大華農路

因為行走大華農路,所以錯過了幼坑步道上具人文價值的煤礦遺址

不管是走大華農路或幼坑步道,都一樣可以抵達大華車站

長腳隊經年的山裡來山裡去,山不轉路轉,安全通常是我們最重要的選擇

續行來到農路制高處的眺望點

眺望點的環境解說

眺望點可以看見大華車站隱身於彎月般的基隆河畔

鏡頭拉近,基隆河、大華車站、大華農路,看得一目瞭然

置身於秘境的大華車站是一座無站務人員的DIY招呼站

隊伍繼續走向大華車站

一路上說說笑笑

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到在山的中間開出來的大華農路

涼涼的氣溫下很適合健行

走過土地公廟前

通過大華橋

再次通過幼坑步道口,原本考慮走距離較短的步道,但看到步道上的青苔後,只好打了退堂鼓

還是繼續走大華農路

直至大華站,一路安步當車

閒適遊走,相當愉悅的過程

來到彎道岔路口,循大華車站指標轉向

即將抵達大華車站

大華車站休息亭

大華車站,到此一遊

大華車站是一座無站務人員的招呼站

大華車站站牌,介於十分與三貂嶺站之間

岸式月台

使用悠遊卡、一卡通及icash付費

大華觀光導覽地圖

回程在大華車站候車返三貂嶺站

慢了一點時間抵達車站,火車剛走不久,所以候車時間稍久了些

大華車站難得日載客量一次湧進這麼多人次

車廂門打開一看,竟然碰到火車上有熟識的人

車廂有被長腳隊包場的感覺

回到三貂嶺站了,靠山側月台終年潮濕,因山壁會持續滲水

三貂嶺站沒有天橋,但因為宜蘭線快車會通過,加上第二月台非常狹窄,安全線內只能站一個人,所以站務員對遊客的安全把關非常嚴謹

站內無天橋及地下道,往七堵、瑞芳的乘客須在站務人員引導下跨越軌道乘車

利用火車尚未過站的空檔快速通過月台區

出站刷卡

三貂嶺站曾經是運煤小火車的出入指揮中心,為宜蘭線最富特色車站。由於基隆河在其車站正門下方,所以這裡最大特色就是旅客必須從兩側小路出站

三貂嶺觀光地圖導覽

車站旁的建築均已荒廢

三貂嶺站的旅客,必須利用沿著鐵路線旁的人行步道跨越河床並徒步一段距離才能進出車站

往三貂嶺登山口須沿鐵道徒步一段距離

三貂嶺車站是台灣唯一沒有道路可以直接抵達的鐵路車站,而是與鄰近的公路隔著基隆河相望

三貂嶺車站沒有聯外道路,要沿著鐵路走到三貂嶺隧道附近才有看到住家

南北雙向火車同時抵達車站

三貂嶺隧道旁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已封閉的「三瓜子隧道」遺址,隧道遺址於大正7-8年之間(1918-1919年)竣工,隧道上方的匾額是時任台灣總督的明石元二郎以草書題字「至誠動天地」,象徵隧道工程的艱鉅

回程平溪火車幫大家省了不少力氣,火車廂載著一群懷著小確幸的長腳人回到了三貂嶺,為旅程劃上了一個完美的環狀結

台北、宜蘭、花東之間的火車往來頻繁

行程最後即將回到停車處

今天長腳隊毫無疑問地又再次創作了一篇多彩多姿的作品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