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坪頂古圳環狀步道(大崎頭步道.坪頂古圳.坪頂新圳連走)20191222

今天恰逢冬至,參加長腳登山隊坪頂古圳之旅活動的人數少了些,不過也因此更容易掌握活動進行的節奏了!今天的行腳在從小成長於山區、對平等里路況熟門熟路的隊友引導之下,走了一趟有別於2015年12月「大崎頭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連走」的行腳,今天路線的安排雖然沒有完整走完坪頂三古圳,看似僅一群人在平等里的山區四處趴趴走,不過此行卻是一趟有別於官版水圳步道的路線,且可運用山區的小巴作下山的接駁,是一條非官版規劃的古圳健行路線,有興趣的朋友可納入未來遊走水圳路線的參考。不過要提醒,自行開車者,除非另行安排接駁,否則翻過一座山之後,須再爬回起點,無論是體力或時間需要掌控好喔!

隊伍於士林區至善路三段370巷小18站牌集合,整隊後循370巷朝著大崎頭步道的入口處續行,前進約200m左右,來到370巷15弄口,弄口石階前設有一面坪頂古圳環狀步道導覽圖及親山步道打印台方向指標,地上則有大崎頭步道大崎頭登山口石樁。過去大崎頭步道與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是二條各自區別的連走路徑,此行從導覽圖上可窺大地工程處已將大崎頭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及由至善路三段370巷口至370巷29號民宅間的的一段約一公里的產業道路合併規劃為「坪頂古圳環狀步道」,導覽圖上標示環狀步道總長約2.3公里,約1小時12分,這些數據也僅供參考,不要深信不疑,因為體力與氣候都會影響到時間數據的變化。

長腳隊過去曾由至善路三段370巷40號民宅旁進入坪頂古圳步道,亦曾由370巷15弄的大崎頭步道至清風亭後再銜接坪頂古圳步道,由於今天隊伍安排重遊坪頂古圳環狀步道,所以此刻站在370巷15弄口,仰望著大崎頭步道冗長的石階時,心理壓力瞬間自動上身,多年來登爬規律性石階一直是呼吸調整心理障礙的最大罩門,即使在郊山往來之間已積累上下石階數百趟的經驗值,但其中幾次於石階上因換氣不順而狼狽不堪的過程至今仍心驚不已。眼下還在猶豫著裹足不前,具有行動力的隊友已主動協背起我的背包,減少我的負重,雖說是想讓我專心拍照取景,但其實深知,長腳夥伴的友誼及溫暖,才是支持我克服自身不足而能夠一直在郊山往來的動力。

於是不再猶疑地向前邁步,循大崎頭步道的石階開始往上爬,展開了今天在古圳步道之旅的第一段行程。拾級而上,階梯旁有幾幢老舊的農家屋舍,繼續往上爬,迎面來的便是一連串令人搖頭嘆息的直陡石階。循步階上行,步道旁一畦一畦梯田形成了階梯式的自然景觀,看起來美麗極了!越爬越高,回盼間,開闊的視野讓人感覺十分舒暢。由於步階旁沒有高大的樹林,若遇艷陽高照日會曝曬,所以要做好防曬準備。還好僅沿梯田而上的這一段步階無綠蔭可遮陽,一股作氣登上步階盡頭的轉彎處,步道進入一段蓊鬱的樹蔭底下,岩板鋪排的腰繞步道已趨緩,走在蒼鬱的樹林間,已足以擋住夏季的耀眼陽光。

循腰繞的山徑續行,行進未久,便看見置身山中的幾幢民宅,不久循徑來到至善路三段370巷15弄19號民宅前,隊伍自15弄登山口起登至19號民宅前,耗時約20分鐘。來到民宅前,民宅主人在家門前整理自家種植的青蔬,路過的遊客可順道採買。民宅旁有一道長階,即大崎頭步道的第二階段,步階入口指標顯示距親山步道打印台0.5km、步行25分鐘,指標所指的打印台即清風亭,清風亭設有台北市親山步道專屬打印台。隊伍於19號民宅前等待隊友全數到齊後便循民宅旁的步階續行,大崎頭步道全長約1.1K,處於山谷山凹處、背風、濕度高、温度低,有北降現象發生,是登清風亭的捷徑,為挑戰級的路線。

續行,仍是往上延伸的石階,步階銜接步階,冗長到讓人感覺石階彷彿沒有盡頭。雖然步道兩旁深邃的竹林充滿仙氣與靈動,不過在陡長的大崎頭步道上爬行,除了上氣不接下氣,實在一點也飄逸不起來。緩步上行、調息緩氣,終於踩完石階登上鞍部,在往清風亭途中,步道左側遇有一傳統山徑,入口有零星的登山隊布條,但沒有標示,此即往鵝尾山的路徑,有興趣走傳統登山路徑的遊客,可由大崎頭步道中途轉向鵝尾山,往鵝尾山山徑路跡看起來尚稱明顯,不過建議登山時還是要結伴同行。通過往鵝尾山岔路口後不遠,在一個小弧度的轉彎過後,便看見了今天路線中的最高點位置 - 清風亭。

清風亭是大崎頭步道的終點,清風亭前與大崎頭步道銜接的橫向步道即為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左下為往平菁街95巷的坪頂古圳步道入口,右下為往坪頂三古圳的路線;在清風亭的後方有一條傳統山徑,續行可至新圳頭山、竹篙山、擎天崗等地。坪頂古圳已被列為台北市文化資產,而坪頂古圳親山步道亦被列為台北市的第一個文化景觀,橫跨士林區平等、溪山二里的坪頂三古圳,其中坪頂舊圳、坪頂新圳均為清道光年間所開鑿,登峰圳則於日治時期興建,在三古圳之間可看到以石塊堆疊、水泥施作或古圳的自然土堤等不同時期所開鑿圳道的工法。三古圳不只是平等及溪山二里極為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渠,也是民生用水的重要水源。

坪頂古圳步道的前身為溪平古道,是聯絡溪山與平等兩地居民往來的水圳便道。三條古圳屬七星農田水利會的管理範圍,圳旁小徑已在大地工程處的維護下修繕完整,成為熱門的坪頂古圳親山步道,也是在北部郊山群中極富盛名的健行步道。長腳隊接下來的路程安排,將直接循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的路線往坪頂舊圳的水源頭方向進行,抵達水源頭管制柵門後折返清風亭,再循平菁街95巷方向下山。隊伍於清風亭小歇後,便直接循往古圳道的石階下行,不遠處遇一座以不銹鋼柵門封閉的水渠石洞,洞口書有「坪頂古圳」字樣,隊伍在通過「坪頂古圳」石洞後,便展開一段曾在坪頂上發展的人文歷史的古圳道之旅。

沿古圳緩緩而行,淙淙的圳水清澈見底,不時見有魚蝦成群悠遊,距清風亭約5分鐘腳程,來到「探訪坪頂古圳」看板前,看板旁有石階可右轉下行,下行將會銜接與坪頂舊圳平行的坪頂新圳及登峰圳二水圳。「探訪坪頂古圳」的看板上敘述著:「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等人出資開鑿,水源取自內雙溪,作為飲用及灌溉作物之用,水圳長約三公里,鑿山洞長月60公尺。」拍照記錄後,隊伍續循坪頂舊圳往水源頭推進。沿著水圳開始溯源,看板過後的水圳道才是能夠真實看見古圳道原本風貌及菁華一面的路段,因為前段步道係為了配合遊客安全考量,已整修得失去古圳的風味了。

通過看板後往水源頭的這一段古圳道才又找回古樸、自然,未被文明加工過的古早味,保留了古圳原本該有的樸實風華。行進間,部份路段較狹隘,必須行走圳堤,一邊是山壁圳溝,一邊則是溪谷深壑,須小心步履。有些易土石崩塌路段,水圳道以築明隧道方式保護水圳,明隧道上長滿了藤蔓及蕨類植物,呈現了另一種水圳的風情。往水源頭續行,山壁之間架有許多取水的管線,一直往水源上游延伸,資料顯示,過去仰賴水圳提供的民生用水,現已直接以水管引水源上游的水來取用,如此確保飲水的安全性,而水圳則仍舊作為農業灌溉用途。接近水源頭的取水口前,古圳道已以鐵柵門封閉,主要還是要確保飲用水的安全。

鐵柵門的右前方有一條下切內雙溪谷的小徑,隊伍過去曾利用此徑下行至溪谷,再轉向登峰圳及坪頂新圳,不過今天坪頂舊圳之行將止於鐵柵門之前,長腳隊打算自鐵柵門前折返、回到清風亭了。隊伍於圳旁觀察了一會兒在水圳中游來游去的魚兒與周邊自然生態後,便回頭轉向,循著與水圳比肩而行的坪頂古圳步道返回清風亭。平等里舊稱坪頂庄,先民開鑿水圳的當時以地名而名之,而後因水圳陸續的開鑿,方有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的區分。從地圖上觀察,可以發現坪頂三古圳分布範圍廣闊,遍及平等與溪山二里,因此稍後隊伍在返回清風亭後,行腳將繼續移往平菁街95巷方向,延續另一段水圳路線。

隊伍掌握輕快的節奏,再次沿坪頂舊圳步道回到坪頂古圳渠洞口,過了渠洞口再登上一小段石階後重新回到了清風亭。由於長腳隊交通模式向來是以自行開車為主,因此抵清風亭時便開始兵分二路,安排車主循稍早讓大家爬得氣喘如牛的大崎頭步道下山,再開車轉山到平等里平菁街的平等派出所接駁由平菁街95巷下山的隊友;而車主以外的隊友們則循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的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的路徑下山。跟著隊伍在行經清風亭後,續循往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方向的步階下山,步階右側為一畦一畦農作物的山坡地,步階沿途種植不少的可觀賞、驅蟲、茗茶的芳香萬壽菊,芬芳的花香薰得既舒心亦悅目。

循階下行來到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路口有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意象石柱,地上安置一面親山步道登山口專用石樁,另有一面「坪頂古圳的水源與聚落發展」的坪頂古圳環境資源概述及路線導覽。登山口位置正好處於一個V形路口,長腳隊由右線坪頂古圳親山步道走下來後,接著便朝V形路口左線的產業道路緩緩走向路的盡頭,接近產業道路盡頭處,看見右側有一道從清涼山慈雲寺方向往下流洩的水圳,與接下來隊伍開始要步行的另一段坪頂舊圳相會合,這一段坪頂舊圳的地理所在位置從水利會的標牌可知是1K500M位置,而「坪頂古圳」石洞前的標牌是1K250M,水圳因通過石洞走了捷徑,所以雖然相隔了一座山頭,但也僅相距250M而已。

循坪頂舊圳緩步向前,這一段舊圳步道是重新整理過的花崗岩步道,由於遊客大半都是往清風亭方向的親山步道路線走,所以這一側的步道少了人氣、長了青苔,所以有一點滄桑荒涼之感。步道底銜接上一間以不銹鋼柵門阻隔的私宅,順著私宅前的柏油路下行,前面山坡邊上再次出現水圳道,右轉水圳道有一水閘門,通過水閘門續行的方向有一道往上爬行的石階步道;左轉水圳道卻像是築一道堤防似的與下山的產業道路併行,此時遇上一位行經水圳道的婦人,經其引導,我們將走另一條往平等派出所的捷徑。於是隊伍放棄續沿坪頂舊圳而行的圳道路線,改循產業道路往下走,走向婦人指引的岔路口。

產業道路走到路底遇上一幢正在施工的民宅後右轉,右轉之後,隊伍再次進入另一段水圳步道,仔細一瞧地上的水利會標牌 - 坪頂新圳1K300M,原來眼前行走的路徑已被導向坪頂新圳了!稍早由平菁街95巷底開始,隊伍行走了一段往內寮聚落的水圳路線,路線已不在「坪頂古圳親山步道」路線規劃範圍內,所以感覺有一點「探險」的新鮮與興奮。一行人沿著坪頂新圳的堤線前進,看起來這一段圳道是農業灌溉的需求及內行人才會行走的路線,沿著窄窄的堤道小心翼翼的前進,行進間,在左側的山谷之間有一大片蓋上密密麻麻樓房的聚落,由於對於附近的地形不甚熟悉,所以也只能將這些聚落視為風景之一了!

循坪頂新圳續行來到1K570M的位置,這裡遇上了橫向的坪頂舊圳2K213M,哇!真是太厲害了,不僅狹路會相逢,連走水圳道也會相遇一起,真的不知該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完全沒有走路走到腳酸的疲累感,在新舊水圳之間穿梭,腦袋裡的地圖一直在運轉著,人與人、山與山、路與路、圳與圳之間,這一些轉來轉去就是日常生活,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就滿足,也會因為不滿足而複雜,如果可以去繁就簡,生活簡單過,心情容易滿足,一切都變得更好,不是嗎?啊…!走水圳走到走火入魔了,怎麼妄想一堆了呢?爬山走路可以天馬行空亂亂想,可以舒壓、可以健身、可以交朋友,好處真的很多,大家還是趕緊來爬山走路吧!

一路走在水圳旁,不只享受水圳的清涼,也欣賞水圳沿途的生態,此時往來山區,山頭間可覓見色彩繽紛的楓葉及白浪淘淘般的芒花,處處聞到野花的撲鼻香,俯拾即是青山與綠水,愜意呀!循坪頂新圳來到1K747M的位置時,水圳道與內寮聚落所在的平菁街93巷會合,右轉往上續行可至玉皇宮、左轉往下可抵平等里派出所,而坪頂新圳透過路面下的埋管穿過馬路到對面,坪頂新圳幹線1K766M繼續水圳承載著農田灌溉的神聖任務、續沿邊坡而向著水圳的另一頭揚長而去。長腳隊坪頂古圳之旅的行腳至此將告一個段落了,循平菁街93巷下行,一行人今天在平等里四處趴趴走的古圳之旅,在腳步移向百公尺外的平等里派出所時,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也同時劃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隊伍於士林區至善路三段370巷小18站牌集合

循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指標續行

續循370巷朝著大崎頭步道的方向行進

由370巷口往大崎頭步道的入口約距200m左右

來到370巷15弄口

來到15弄大崎頭步道入口處

弄口石階前設有一面坪頂古圳環狀步道導覽圖

地上有大崎頭步道大崎頭登山口石樁

循親山步道打印台方向指標,開始今天坪頂古圳環狀步道之旅

大崎頭步道拾級而上,一旁是老舊的農家房舍

往上是一連串的陡上石階

埋頭努力往上爬

步道旁一畦一畦梯田形成了階梯式的自然景觀,看起來美麗極了

開闊的視野讓人感覺十分舒暢

由於步階旁沒有高大的樹林,若遇艷陽高照日會曝曬,所以要做好防曬準備

僅沿梯田而上的這一段步階無綠蔭可遮陽,一股作氣登上步階盡頭的轉彎處,步道進入一段蓊鬱的樹蔭底下

步道旁的梯田之美解說牌

岩階步道續行

岩板鋪排的步道已趨緩

沿道沿途設有植物生態解說

除了步道已趨緩,走在蒼鬱的樹林間,已可擋住夏季的耀眼陽光了

循腰繞的山徑續行

循徑續行

趨緩的步道走起來舒適許多

一步步地往清風亭推進中

行進未久,看見置身山中的幾幢民宅

來到至善路三段370巷15弄19號民宅前

民宅旁有一道長階,即大崎頭步道的第二階段

隊伍自15弄登山口起登至19號民宅前,耗時約20分鐘

路線導覽圖上顯示,隊伍目前所在位置在大崎頭步道的中途點

步階入口指標顯示距親山步道打印台0.5km、步行25分鐘,指標所指的打印台即清風亭,清風亭設有台北市親山步道專屬打印台

民宅前,民宅主人在家門前整理自家種植的青蔬,路過的遊客可順道採買

隊伍於19號民宅前等待隊友全數到齊後便循民宅旁的步階續行

大崎頭步道全長約1.1K

步道處於山谷山凹處、背風、濕度高、温度低,有北降現象發生,是登清風亭的捷徑,為挑戰級的路線

續行,仍是往上延伸的石階

步階銜接步階,冗長到讓人感覺石階彷彿沒有盡頭

步道旁可以看見一部分已翻轉色調的楓葉

緩步上行、調息緩氣,終於踩完石階登上鞍部

往清風亭途中,步道左側遇有一傳統山徑,入口有零星的登山隊布條,但沒有標示,此即往鵝尾山的路徑

有興趣走傳統登山路徑的遊客,可由大崎頭步道中途轉向鵝尾山,往鵝尾山山徑路跡看起來尚稱明顯,不過建議登山時還是要結伴同行

通過往鵝尾山岔路口後不遠,在一個小弧度的轉彎過後,便看見了今天路線中的最高點位置 - 清風亭

回拍大崎頭步道,清風亭前與大崎頭步道銜接的橫向步道即為坪頂古圳親山步道

清風亭前的大崎頭步道導覽圖

台北市親山步道專屬打印章

橫向步道即為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左下為往平菁街95巷的坪頂古圳步道入口

橫向步道即為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右下為往坪頂三古圳的路線

清風亭小歇

清風亭

清風亭的後方有一條傳統山徑,續行可至新圳頭山、竹篙山、擎天崗等地

循階下行可至平菁街95巷的坪頂古圳步道入口

清風亭小歇一下後,隊伍接下來準備往坪頂三古圳的路線了

往坪頂三古圳之前,大家再仔細看看路線導覽圖

於清風亭小歇後,便直接循往古圳道的石階下行

循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續行

遇以不銹鋼柵門封閉的水渠石洞

洞口書有「坪頂古圳」字樣

隊伍在通過「坪頂古圳」石洞後,便展開一段曾在坪頂上發展的人文歷史的古圳道之旅

坪頂古圳已被列為台北市文化資產

可透過水利會的標牌,清楚目前正在坪頂舊圳的哪一個地理所在位置上

橫跨士林區平等、溪山二里的坪頂三古圳,其中坪頂舊圳、坪頂新圳均為清道光年間所開鑿,登峰圳則於日治時期興建

距清風亭約5分鐘腳程,來到「探訪坪頂古圳」看板前

看板旁有石階可右轉下行,下行將會銜接與坪頂舊圳平行的坪頂新圳及登峰圳二水圳

「探訪坪頂古圳」的看板上敘述著:「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等人出資開鑿,水源取自內雙溪,作為飲用及灌溉作物之用,水圳長約三公里,鑿山洞長月60公尺。」

坪頂古圳步道的前身為溪平古道,是聯絡溪山與平等兩地居民往來的水圳便道

三古圳不只是平等及溪山二里極為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渠,也是民生用水的重要水源

通過看板後往水源頭的這一段古圳道才又找回古樸、自然

遠眺

未被文明加工過的古圳道,保留了古圳的古早味及原本該有的樸實風華

行進間,部份路段較狹隘,必須行走圳堤

一邊是山壁圳溝,一邊則是溪谷深壑,須小心步履

有些易土石崩塌路段,水圳道以築明隧道方式保護水圳

水圳道在較特殊的地點,會以水利會的距離標牌特別標示出來

水圳上的明隧道

清澈見底的圳水緩緩流洩

水圳順沿著山勢而腰繞

往水源頭續行,山壁之間架有許多取水的管線,一直往水源上游延伸

資料顯示,過去仰賴水圳提供的民生用水,現已直接以水管引水源上游的水來取用,如此確保飲水的安全性

明隧道是保護水圳的重要設施,標示明隧道的所在位置,可在發生特殊狀態時,依水圳的標示通報維修

明隧道上長滿了藤蔓及蕨類植物,呈現了另一種水圳的風情

翻紅的楓葉吸引大家的目光

水圳目前僅作為農業灌溉用途

於圳旁觀察了一會兒在水圳中游來游去的魚兒與周邊自然生態

來到距水源頭取水口不遠處,古圳道已被鐵柵門封閉了,在鐵柵門的右前方有一條,隊伍過去曾利用此徑下行至溪谷,再轉向登峰圳及坪頂新圳,不過今天坪頂舊圳之行將止於鐵柵門之前,長腳隊打算自鐵柵門前折返、回到清風亭了

接近水源頭取水口前,古圳道被鐵柵門封閉,主要是為了要確保飲用水的安全

在進入水源頭取水口前,鐵柵門旁的標示顯示位置在0K360M處

過去曾利用下切至內雙溪谷的小徑至溪谷後,再轉向登峰圳及坪頂新圳

今天坪頂舊圳之行將止於鐵柵門之前,長腳隊打算自鐵柵門前折返、回到清風亭了

回頭轉向,循著與水圳比肩而行的坪頂古圳步道返回清風亭

平等里舊稱坪頂庄,先民開鑿水圳的當時以地名而名之,而後因水圳陸續的開鑿,方有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的區分

從地圖上觀察,發現坪頂三古圳分布範圍廣闊,遍及平等與溪山二里

此稍後隊伍在返回清風亭後,行腳將繼續移往平菁街95巷方向,延續另一段水圳路線

再度返回「探訪坪頂古圳」的看板前

掌握輕快的節奏,再次沿坪頂舊圳步道回到「坪頂古圳」水渠石洞前

過了渠洞口後再登上一小段石階

石階續行

重新回到了清風亭

由於長腳隊交通模式向來是以自行開車為主,因此抵清風亭時便開始兵分二路,安排車主循稍早讓大家爬得氣喘如牛的大崎頭步道下山,再開車轉山到平等里平菁街的平等派出所接駁由平菁街95巷下山的隊友

車主以外的隊友們則循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的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的路徑下山

循往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的步階下山,步階右側為一畦一畦農作物的山坡地,步階沿途種植不少的可觀賞、驅蟲、茗茶的芳香萬壽菊,芬芳的花香薰得既舒心亦悅目

步道沿途設有導引指標

循階下行來到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

平菁街95巷底登山口的路口有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意象石柱

地上安置一面親山步道登山口專用石樁

「坪頂古圳的水源與聚落發展」的坪頂古圳環境資源概述及路線導覽

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意象石柱前拍照記錄

登山口位置正好處於一個V形路口,長腳隊由右線坪頂古圳親山步道走下來後,接著朝V形路口左線的產業道路續行

循產業道路緩緩走向路的盡頭

接近產業道路盡頭處,看見右側有一道從清涼山慈雲寺方向往下流洩的水圳

從清涼山慈雲寺方向往下流洩的水圳,與接下來隊伍開始要步行的另一段坪頂舊圳相會合

這一段坪頂舊圳的地理所在位置從水利會的標牌可知是1K500M位置,而「坪頂古圳」石洞前的標牌是1K250M,水圳因通過石洞走了捷徑,所以雖然相隔了一座山頭,但也僅相距250M而已

隊伍開始要步行另一段坪頂舊圳了

循坪頂舊圳緩步向前,這一段舊圳步道是重新整理過的花崗岩步道

由於遊客大半都是往清風亭方向的親山步道路線走,所以這一側的步道少了人氣、長了青苔,所以有一點滄桑荒涼之感

步道底銜接上一間以不銹鋼柵門阻隔的私宅

順著私宅前的柏油路下行

續行

山坡邊上再次出現水圳道,右轉水圳道有一水閘門,通過水閘門續行的方向有一道往上爬行的石階步道

來到標牌1K750M位置

左轉,水圳道像是築一道堤防似的與下山的產業道路併行

遇上一位行經水圳道的婦人,經其引導,我們將走另一條往平等派出所的捷徑。於是隊伍放棄續沿坪頂舊圳而行的圳道路線,改循產業道路往下走,走向婦人指引的岔路口

產業道路走到路底遇上一幢正在施工的民宅後右轉

右轉之後,隊伍再次進入另一段水圳步道

仔細一瞧地上的水利會標牌 - 坪頂新圳1K300M,原來眼前行走的路徑已被導向坪頂新圳了

行走了一段往內寮聚落的水圳路線,路線已不在「坪頂古圳親山步道」路線規劃範圍內

行進間,在左側的山谷之間有一大片蓋上密密麻麻樓房的聚落

對於附近的地形不甚熟悉,所以只能將山谷之間的這些聚落視為風景之一了

沿著坪頂新圳的堤線前進,看起來這一段圳道是農業灌溉的需求及內行人才會行走的路線

沿著窄窄的堤道小心翼翼的前進

在新舊水圳之間穿梭,腦袋裡的地圖一直在運轉著,人與人、山與山、路與路、圳與圳之間,這一些轉來轉去就是日常生活

爬山走路可以天馬行空亂亂想,可以舒壓、可以健身、可以交朋友,好處真的很多

循坪頂新圳續行來到1K570M的位置

坪頂新圳1K570M位置

遇上了橫向的遇上了橫向的坪頂舊圳2K213M

坪頂舊圳2K213M

不僅狹路會相逢,連走水圳道也會相遇一起,新舊水圳相互銜接

一路走在水圳旁,不只享受水圳的清涼,也欣賞水圳沿途的生態

水圳進入涵管中了

原來水圳道來到了與產業道路相會合之處

循坪頂新圳來到1K747M的位置時

循水圳道與產業道路交會處的護欄缺口走上馬路

由護欄缺口走上了平菁街93巷巷道,右轉往上續行可至玉皇宮

右轉往上有小19巴士的玉皇宮站牌

坪頂新圳透過路面下的埋管穿過馬路到對面

坪頂新圳幹線繼續水圳承載著農田灌溉的神聖任務、續沿邊坡而向著水圳的另一頭揚長而去

坪頂新圳幹線1K766M

平菁街93巷亦是內寮產業道路

循內寮產業道路往下可抵平等里派出所

循平菁街93巷下行

來到平菁街93巷口

前方路口即是平等里派出所

來到平等里派出所,一行人結束今天在平等里四處趴趴走的古圳之旅

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在走向中午用餐的餐廳的同時,劃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