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淡蘭山徑之石碇四分子古道 20210321

長腳登山隊這個週日再次走訪了一段淡蘭山徑,雖位於石碇烏塗窟與樟空子之間的交通早已被「北47-1」道路取代,但山區仍保留著公路未開發前先民往來兩地的清晰山徑,根據淡水廳志中的「淡蘭擬闢便道議」的記載,石碇烏塗窟與樟空子之間的四分子古道便是屬淡蘭便道的範圍,因此這次在石碇的登山路線安排,我們又體驗一回淡蘭風華,近來但凡與淡蘭相關的路徑,皆陸續地被整理成平易近人並仍舊保留古早味的郊山野行的路徑。

隊伍於「北47」與「北47-1」交岔路處的聚福宮集合,鄰近聚福宮的山羊洞登山步道及烏塗溪步道是長腳隊造訪多次的路線,整隊後一行人即循「北47-1」道路上行,前行約1.1公里左右來到蛇舌子10號民宅前,民宅前方設有淡蘭山徑 - 四分子古道路線導覽圖及飾有淡蘭山徑專用的雙扇蕨圖案的方向指標。四分子古道起自蛇舌子的古井潭、終至樟空子,全長約1500公尺,登山口迅速拍照做了記錄後,便循蛇舌子10號民宅旁的路徑進入了今天行程的主軸 - 四分子古道。

透過谷歌搜尋,長腳隊這次行走的路線有的資料顯示為烏塗窟古道,有的顯示是四分子古道,有的則為大格門古道,然總之,山徑所分布的區域泰半都是在烏塗窟、四分子、蛇舌子、樟空子及大格門這幾個區域之間,此行藉由淡蘭山徑 - 四分子古道所規劃路徑及指標前進,沿途的人文史跡及寧謐深幽的山徑,在在令人感受到先人過去篳路藍縷的一段歲月與演替,公路開通後雖取代了迢迢山徑、拉近生活圈的距離,但透過先民的經驗顯示,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藉由每日相伴行走山路卻來得更為踏實。

因此今天接下來行進的動線便都以淡蘭山徑之四分子古道來稱之,似乎也較能呼應沿途路標與導覽圖的主題。長腳隊循徑走進了寬闊平緩的古道,進入古道不遠,即見在山徑右側路旁立有一面修造烏塗窟長壽橋的捐款芳名錄的石碑,再往前的轉彎處左側則為「古井潭」的所在,岩壁下方有一似井非井、似潭非潭的水潭,水潭約一般古井大小,潭深約四尺半,潭邊的樹蔭下平台,是早期先民沿著保甲路,自永安村經許厝至此地後休息納涼的地方。

由於滿溢的水潭形成一道溪流,為了越過溪流,大正11年(1922年)時,先民集資募款修築「長壽橋」,並於橋畔立碑以茲紀念。通過「長壽橋」後,古道轉為石階,開始往上爬升。循階繼續往上,見石階右側的坡崁有一座福德宮,而在接下來的行進間,開始陸續見到在樹林之間不時地會穿插著一面紅色箭頭的指標,寫著「古道牽引 - 麵線傳情」的字樣,原來是稍後隊伍將會行經北47-1道路上的一間許家麵線觀光工場的一種行銷手法。

從福德宮後方的石階繼續往上爬行,又見一面捐款芳名錄石碑,通過石碑後接著就是建於昭和4年(1929年)的蛇舌子長壽橋。一行人循著古道續往上行,沿途不僅僅老樹蓊鬱、綠意盎然,下著毛毛雨的春天裡,一路上搖曳生姿的花朵兒紛紛探出頭來爭艷,古道走起來不只清涼舒暢,也顯得活潑生動。古道續行間,有的房舍重新整理得漂漂亮亮,有的卻只剩斷垣殘壁,歲月留下來的痕跡,有舊痕也有新裝,歷經風霜的石階上,承載著的不僅是旅人的足跡與重量,也是荏苒的歲月所留下的記憶。

續行,古道遇岔路,右岔可通往三合院,回程我們便是由此路線返回主線。隊伍去程選擇循直線往上續行,不遠處又遇上十字岔路,循左岔或直行皆可銜接上北47-1公路,循右岔則可經三合院往大格門古道、月扇湖山等等路線,此時隊伍安排於十字岔路口小歇。資料搜尋顯示,有不少登山隊來到這個岔路口時,會選擇往月扇湖山的方向走,去體驗月扇湖山一整面綿延達三百公尺的大岩壁,不過長腳隊此行則是選擇了繼續進行官方規劃的淡蘭山徑的路線。

隊伍歇後再起,續循直線的石階往上爬行,不久由階坡走上了北47-1公路,指標顯示距古井潭640m,而許家麵線觀光工場就在斜對面的坡地上。隊伍循北47-1公路往樟空子方向續行,從許家麵線門口經過,已經有不少人在參與預約的體驗活動。在石碇偏遠的山上,許家麵線透過觀光工場的經營模式,找到不同於一般傳統行業的生存法則,麵線工場經營得有聲有色,值得許多傳統行業借鏡。由於隊伍還有行程要繼續,回程再看看是否有餘裕的時間可入內參觀。

一行人繼續沿著北47-1公路往上走,約5分鐘腳程,來到烏塗窟四分子5號旁的另一段繼續往樟空子的石階前。循序登上石階,雨後的落葉鋪滿了石階,這一段古道顯然往來的人較少,古道旁含著水珠的綠葉,看起來清新翠綠,嗅聞著水氣飽滿的空氣,小心走著潮濕的石階,感受著古道一股沁人心脾的平和。不久,再次銜接上另一段北47-1公路,出口的對面是一座福興宮,而接下來的另一段落的淡蘭山徑四分子古道的路線就在福興宮一側。

隊伍走向福興宮旁的石階,古道入口的指標顯示這個位置距古井潭1130m,距登山口(樟空子)300m。循階往上,今天早上所經之處,放眼盡是低海拔高度的蕨類植物、姑婆芋、山蘇、山櫻、筆筒樹、雙扇蕨、桂竹林及茶園等等豐富雜木林相,四分子古道往樟空子的最後這一段,有石板橋、有拓墾的寬闊農地,在一邊欣賞著遠處忽隱忽現的山嵐、一邊踩著石階的同時,一行人來到古道的上口端登山口,也就是到了北47-1公路上的樟空子聚落了。

樟空子登山口距古井潭1430m,循北47-1公路上行約600m可抵獵狸尖步道登山口。由於隊伍抵達樟空子的時間尚早,於是決定續循北47-1公路至獵狸尖步道登山口後再走回程。約10分鐘光景,一行人來到北47-1公路5K岔路口,左轉循七分尾道路可至彭山農情館,不過七分尾道路僅供小型農用車使用,順著北47-1公路彎道右轉往格頭,而獵狸尖步道的登山口就位在路口中間的樹林裡,位於石碇與深坑交界處的獵狸尖步道亦屬淡蘭山徑之一,也是一處可體驗淡蘭風華的山徑。

長腳隊今天在石碇的行腳要止於獵狸尖步道登山口了,一行人回頭循著北47-1公路緩緩地下山,有的人選擇循四分子古道的石階下山,也有人寧願多走一些路踢著公路下山,回程來到許家麵線觀光工場時逗留了一下,接著循許家麵線左前方一道往四分子高家莊的產業道路下行。進入高家莊後,由於沒有指標,遂循登山隊的布條走進了一段未被淡蘭山徑併入四分子古道路線的山徑,一行人沿一片被整理過的私人產業的林地旁的蜿蜒小路緩步向前,原始的泥土山徑走起來比石階古道還要舒服。

續行,遇山徑右側一座淡蘭古道上常見的石砌土地公廟,小小的石砌土地公廟已加了開放式的屋頂來保護原廟。行經土地公廟不遠,來到屋頂已以鐵皮防三合院旁,順著三合院旁的鄉間小徑前行,不久就銜接上四分子古道主線上通往三合院的岔路處。再次返回四分子古道,回程路線至此更清晰無虞了,接下來只要依著去程走回頭的路便是了!今天長腳隊在石碇四分子古道的懷舊之旅,再次體現淡蘭古道獨特的魅力,期待不久的將來,有機會再循淡蘭古道的文化路徑,貼近淡蘭古道的風華,走出屬於長腳隊的快樂行腳。

隊伍於「北47」與「北47-1」交岔路處的聚福宮集合

位於石碇烏塗窟與樟空子之間的交通早已被「北47-1」道路取代,但山區仍保留著公路未開發前先民往來兩地的清晰山徑

整隊後一行人循「北47-1」道路的方向出發

循「北47-1」道路上行

淡蘭山徑的logo

前行約1.1公里左右來到蛇舌子10號民宅前

民宅前方設有淡蘭山徑 - 四分子古道路線導覽圖及飾有淡蘭山徑專用的雙扇蕨圖案的方向指標

淡蘭山徑 - 四分子古道路線導覽圖,四分子古道起自蛇舌子的古井潭、終至樟空子,全長約1500公尺

早期的四分子古道路線導覽圖已斑駁不易辨識

循蛇舌子10號民宅旁的路徑進入了今天行程的主軸 - 四分子古道

進入古道不遠,即見在山徑右側路旁立有石碑一面

石碑係修造烏塗窟長壽橋的捐款芳名錄

古道轉彎處左側則為「古井潭」的所在「古井潭」即岩壁下方有一似井非井、似潭非潭的水潭,水潭約一般古井大小,潭深約四尺半,潭邊的樹蔭下平台,是早期先民沿著保甲路,自永安村經許厝至此地後休息納涼的地方

由於滿溢的水潭形成一道溪流,為了越過溪流,大正11年(1922年)時,先民集資募款修築「長壽橋」,並於橋畔立碑以茲紀念

通過「長壽橋」後,古道轉為石階,開始往上爬升

循階繼續往上

古道質樸清幽

山區潮濕,沿途蕨類生態豐富

石階右側的坡崁有一座福德宮

在接下來的行進間,開始陸續見到在樹林之間不時地會穿插著一面紅色箭頭的指標,寫著「古道牽引 - 麵線傳情」的字樣,原來是稍後隊伍將會行經北47-1道路上的一間許家麵線觀光工場的一種行銷手法

岩壁下的洞穴是供奉虎爺的地方

岩壁下有一尊木製虎爺

從福德宮後方的石階繼續往上爬行,又見一面捐款芳名錄石碑

通過石碑後接著就是建於昭和4年(1929年)的蛇舌子長壽橋

循著古道續往上行

石階旁有一座巨石

石頭上原有的字跡已難辨識

古道沿途仍有少數住家

垂墜在圍牆外的家花

古道上又見民宅

民宅入口有一對頗具特色的門柱

探頭看了看似已翻修過的民宅院落

是早期使用的石臼嗎

古道沿途中,有的房舍重新整理得漂漂亮亮,有的卻只剩斷垣殘壁,歲月留下來的痕跡,有舊痕也有新裝,歷經風霜的石階上,承載著的不僅是旅人的足跡與重量,也是荏苒的歲月所留下的記憶

搖曳生姿的花朵兒

沿途老樹蓊鬱、綠意盎然

續行

來到岔路口

隊伍去程選擇循直線往上續行

右岔可通往三合院,回程我們便是由此路線返回主線

往上續行,再遇岔路

十字岔路,循左岔或直行皆可銜接上北47-1公路

循右岔則可經三合院往大格門古道、月扇湖山等等路線

隊伍安排於十字岔路口小歇。資料搜尋顯示,有不少登山隊來到這個岔路口時,會選擇往月扇湖山的方向走,去體驗月扇湖山一整面綿延達三百公尺的大岩壁,不過長腳隊此行則是選擇了繼續進行官方規劃的淡蘭山徑的路線

隊伍歇後再起,續循直線的石階往上爬行

古道沿途的林相與生態資源豐富

由階坡走上了北47-1公路

指標顯示距古井潭640m

接下來繼續循北47-1公路往樟空子方向進行

回拍北47-1公路與古道銜接處

許家麵線觀光工場就在斜對面的坡地上

從許家麵線門口經過,已經有不少人在參與預約的體驗活動

山上,許家麵線透過觀光工場的經營模式,找到不同於一般傳統行業的生存法則,麵線工場經營得有聲有色,值得許多傳統行業借鏡

繼續沿著北47-1公路往上走

續行了約5分鐘腳程

來到烏塗窟四分子5號前

從烏塗窟四分子5號一旁再銜接另一段往樟空子的石階

往樟空子方向續行

循序登上石階

山區仍有少數櫻花正綻放著

雨後的落葉鋪滿了石階

這一段古道顯然往來的人較少

再次銜接上另一段北47-1公路

出口的對面是一座福興宮

走向對面的福興宮

接下來的另一段落的淡蘭山徑四分子古道的路線就在福興宮一側,古道入口的指標顯示這個位置距古井潭1130m,距登山口(樟空子)300m

循階往上

所經之處,放眼盡是低海拔高度的蕨類植物、姑婆芋、山蘇、山櫻、筆筒樹、雙扇蕨、桂竹林及茶園等等豐富雜木林相

古道旁含著水珠的綠葉,看起來清新翠綠

一邊踩著石階、一邊欣賞著遠處忽隱忽現的山嵐

通過石板橋

經過農墾區

四分子古道往樟空子的最後這一段,除了有石板橋、還有拓墾的寬闊農地

種植著一大片青蔥的農墾區

嗅聞著水氣飽滿的空氣,小心走著潮濕的石階,感受著古道一股沁人心脾的平和

來到古道的上口端登山口

到了北47-1公路上的樟空子聚落了

抵達古道上口端的樟空子登山口

樟空子登山口距古井潭1430m,循北47-1公路上行約600m可抵獵狸尖步道登山口

從地圖上顯示這裡已是四分子古道的終點

隊伍抵達樟空子的時間尚早,於是決定續循北47-1公路至獵狸尖步道登山口後再走回程

約10分鐘光景,來到北47-1公路5K岔路口

北47-1公路5K岔路口,左轉七分尾道路,右轉往格頭

獵狸尖步道登山口就位在路口中間的樹林裡

循七分尾道路可至彭山農情館,不過七分尾道路僅供小型農用車使用,

獵狸尖步道位於石碇與深坑交界處

獵狸尖步道是長腳隊未來規劃的路線之一

獵狸尖步道亦屬淡蘭山徑之一,也是一處可體驗淡蘭風華的山徑

一行人回頭循著北47-1公路緩緩地下山

有的人選擇循四分子古道的石階下山,也有人寧願多走一些路踢著公路下山

循北47-1公路下山

回程來到許家麵線觀光工場

循許家麵線左前方一道往四分子高家莊的產業道路下行

循產業道路進入高家莊

進入高家莊後,由於沒有指標,遂循登山隊的布條走進了一段未被淡蘭山徑併入四分子古道路線的山徑

沿一片被整理過的私人產業的林地旁的蜿蜒小路緩步向前

循原始的山徑前進

原始的泥土山徑走起來比石階古道還要舒服

遇山徑右側一座淡蘭古道上常見的石砌土地公廟

小小的石砌土地公廟已加了開放式的屋頂來保護原廟

行經土地公廟不遠,來到屋頂已以鐵皮防三合院前

飄散著清香的柚子花

透過鏡頭,植物顯得精彩無比

沿著古厝旁的小徑走

典型的石頭屋

小徑旁的花花草草吸引路人的目光

華八仙彷彿蝴蝶般擋在行走的路途上

銜接上四分子古道主線上通往三合院的岔路處

再次返回四分子古道,回程路線至此更清晰無虞了

接下來依著去程走回頭的路便是了!

質樸幽靜的四分子古道

回程續行中

四分子古道的懷舊之旅,再次體現淡蘭古道獨特的魅力

回到蛇舌子長壽橋

古道上遺留的點點滴滴皆具人文歷史的涵義

令人一路走得放鬆的古道之旅

回到烏塗窟長壽橋

烏塗窟長壽橋一旁便是「古井潭」

回程補拍「古井潭」緣由

即將完成今天在四分子古道的行腳

回到蛇舌子10號民宅前方的四分子古道入口處

期待不久的將來,有機會再循淡蘭古道的文化路徑,貼近淡蘭古道的風華,走出屬於長腳隊的快樂行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