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20240421

長腳登山隊這次規劃行走的路線是涵蓋於台北天際線第九段的二鬮山系,台北天際線第九段的路線始於鶯歌,過三鶯大橋後由三峽老街登山口起登,循鳶山山系縱走,經福德坑山東峰(鳶山東峰)、福德坑山(鳶山)、五十分山、烏塗窟山至桃園大溪邊界後,接著轉二鬮山山系縱走,經壽山、二鬮山(大埔山)、王公坑山、溪南尖後,止於三峽橫溪橋。長腳隊這次預計走訪二鬮山系的二鬮山及石牛山之間一段林相原始的山稜,山雖不高,但稜線上下起落,頗具登山健行的律動樂趣。

一早驅車來到三峽二鬮地區,於二鬮橋附近就近停車,集合後循二鬮路來到位於110巷口的永福宮前,進入二鬮山與石牛山的環山步道入口就在110巷永福宮的後側,路邊的一面轉角反射鏡懸掛著「石牛1060m」「二鬮路出口1505m」的指標,這裡即二鬮山系的登山口之一。二鬮山系被納為台北天際線第九段的登山縱走路線,是一條適合於體能良好的山友連稜縱走的挑戰路線,由於長腳隊登山習性安逸慣了,故只撿選了二鬮山及石牛山之間一段輕鬆的環山路線來訓練腳力。

循指標引導,一行人陸續走向永福宮後方的土坡上,前往二鬮山、石牛山的路徑與台電保線路部份重疊,行進動線中與高壓電塔數次相遇,路跡還算清晰,土坡上來後進入一段雜木林,雜木林下的芒萁生長茂盛,由於環狀山徑有地方志工不定期維護,縱走路線則登山隊及山友往來頻繁,因此茂密的芒萁叢中被劃出一道清晰的山徑,步道設有手作哩程標示及各種植物的標誌,標牌或許因風吹日曬雨淋,有些標牌已不見或不清楚,不過山徑的維護還算良好,藉登山布條的引導亦可順利往來。

循山徑一路往上,一個小陡坡上來,通過第二座台電電塔後不遠,來到二鬮山土調局圖根點基石所在處,二鬮山又名大埔山(H161m)山頂有一小塊腹地,展望不佳。腹地右側有小路為台電的保線路,指標顯示可前往麻園路(約25分),不過此路跡不顯;通過二鬮山後循台北天際線的路徑可經石牛山、壽山(永福龍山寺)、五十分山至鳶山等地。自永福宮起登,僅耗一刻鐘的腳程便登上了二鬮山,輕鬆完成第一個目標。二鬮山頂拍照記錄後,續循台北天際線的路引往小石牛方向進行。

長腳隊過往曾在盛夏時節行走二鬮、石牛環狀路線及由壽山(永福龍山寺)行至二鬮的經驗,夏季行走低海拔的二鬮山係相當酷熱,是痛苦的體驗,此行於春末到訪二鬮山系,沿途油桐花盛開,賞心悅目,隊伍穿梭於曲徑,步道上下緩和,走在柔軟的泥土路上,腳下的觸覺很舒適,四月中下旬的氣溫尚未攀高,但山風停滯,悶熱潮濕讓人汗流夾背。循稜續行中,沿途每百公尺的手作哩程標示上的數字隨著步伐的前進而增加,往石牛山的沿途大都是低海拔的雜木林,樹木高大蓊鬱,油桐樹遍佈山頭。

前進石牛的途中,陸續出現了些大石頭,傳說在四百多年前,二鬮山區的土地公坑,石牛精擾民,後來被土地公給收服,石牛山步道的石牛與小石牛二顆巨石被賦予一段神話故事。步道經志工的維護整理,石牛山成了在地居民的休閒去處,近幾年,二鬮山系被納為台北天際線的路線,石牛與小石牛二顆巨石的神話故事也一直被往來的山友傳頌。步道續行,橫臥於步道的小石牛擋住往來的路,圓潤的巨石覆上一層青苔,石頭上鑿刻了階梯的痕跡,也可從小石牛一旁繞道前行。

小心翼翼地通過覆著青苔的小石牛,續循稜往石牛山的方向進行。自小石牛處前行了約二分鐘抵岔路口,循左續行鐵塔保線路往中央社區、二鬮路81巷登山口,右轉續行可至大石牛,往大石牛後可續循稜至大溪壽山、龍山寺或循台北天際線再延伸至烏塗窟山、五十分山。隊伍右轉前往大石牛,約3分鐘抵大石牛巨石前,石牛山(H155m)無基石,高點的榕樹上懸有一面石牛山的標牌。石牛山頂的巨石稜脊形似牛背,加上神話傳奇的牛精,所以眼前的這顆巨石已被物化成為一頭趴坐的牛隻。

來到大石牛山的時間還早,因此隊伍便兵分二路,一組循原路返回稍早通過的岔路口,循保線路下山;另一組循稜續行,預計走到10點鐘時即原路折返下山。接下來,跟著隊伍循大石牛右側的小徑循稜續行,往大溪龍山寺、烏塗窟山、五十分山方向的路徑雖自然原始但清晰,有哩程數簡易標牌,步道雖上下起伏,落差不大、挑戰性小,具郊山野行的樂趣。一行人循稜而上下起落,穿梭在林間,林蔭茂密,沿途油桐花簇簇開放,步道上不時可見像靄靄白雪般的油桐花落得滿地,漂亮極了!

循稜往大溪壽山、龍山寺的方向進行,走在蜿蜒的山徑上,開闊處可遠眺山頭間一叢叢的油桐花盛開的光景。隨著步道哩程數字的變化,一行人行腳流暢、節奏感十足,穿過油桐花叢、經過苦茶樹林,循緩坡上、緩坡下,通過脊稜上瘦長的巨石,看見2100m的哩程數字時,時間已近10點,若打算續行至哩程數4500m的壽山、龍山寺需安排接駁車,隊伍準備折返,不往大溪推進,於是在走到一棵狀形似爪的樹前停下腳步,今天在二鬮山系的行程止步於2100m,接下來循原徑返回二鬮橋。

來三峽走二鬮山區,有二鬮縱走鳶山山系的挑戰路線,也有石牛環山步道輕鬆走的不同選擇,可輕鬆休閒遊走,也可暢快淋漓的連稜縱走。隊伍回程節奏走得相當流暢,耗時約40分鐘返回大石牛,接著續行回到稍早由小石牛過來的岔路口,岔路左迴往上可返小石牛、二鬮山,可由永福宮登山口出步道。隊伍接下來選擇了循鐵塔保線路續行,由二鬮路81巷的登山口下山。隊伍於二鬮山系的行腳來到了尾聲,經過電塔不遠,距山腳下的社區越來越近,最後通過一處菜圃,由民宅旁的狹巷步出,來到二鬮路81巷,左轉的不遠處就是二鬮橋了!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三峽二鬮山·石牛山連走



 

arrow
arrow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