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孫龍步道.鶯歌石步道.光明山稜線步道.牛灶山步道連走
(鶯歌石山.彰埔坑山.牛灶坑山)20231112
長腳登山隊週日例行活動再次走訪鶯歌的山區步道,隊伍安排自碧龍宮出發,循孫龍步道登上鶯歌石後,續循鶯歌石步道接上光明山稜線步道,接著再沿光明山稜線步道往一號大榕樹方向續行,途經彰埔坑山、牛灶坑山,最後由牛灶山步道下山,銜接回孫龍步道、回到碧龍宮,完成一趟完美的環狀路線,行程一開始雖陰雨綿綿,不過漸行卻也漸入佳境,今天在鶯歌山區的登山步道遊走了一圈,再次享受一回充滿綠意盎然的郊山野行之趣。
位於鶯歌區北方的光明山稜線步道是鶯歌區登山步道系統的主軸,稜線以南是鶯歌市區、以北是大湖、中湖地區,光明山稜線步道西起忠義山,經彰埔坑山、牛灶坑山,往東至鶯歌與樹林交界的百年大榕樹,之後再銜接前往樹林區的登山步道。鶯歌區公所沿著光明山稜線周邊的山區規劃出22條登山步道,以光明山稜線為主軸,串聯周邊其他具在地及人文特色的步道,成為彷彿魚骨般錯綜複雜、向外延展的一系列的山區步道。
鶯歌碧龍宮停車場集合整隊後,隨即由停車場旁的孫龍步道入口展開行程。步道入口設有方向指標樁及孫龍步道路線導覽圖,鶯歌官方所規劃的步道網沿途均設有完善的指標及路線導覽,提供行走在錯綜複雜的鶯歌山區步道時的參考,可確保行的安全。出發後,循孫龍步道往鶯歌石方向進行,孫龍步道自碧龍宮起、經建德二巷至主祀孫臏的宏德宮,全長約2.1公里,長腳隊打算循孫龍步道進行,至1.6Km與鶯歌石步道會合後轉行鶯歌石步道。
循孫龍步道進行,一小段的階梯上來抵達牛灶山步道、孫龍步道與觀景台之間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右轉循牛灶坑步道可銜接光明山稜線步道,直行通過十字路口續行孫龍步道,可銜接二坑步道、鶯歌石步道或宏德宮,左轉往觀景台,隊伍先往觀景台覽勝。循彎繞的山徑來到觀景台,觀景台的展望極佳,天氣晴朗時可盡覽土城、樹林柑園、三峽北大、三鶯河岸新生地、鶯歌火車站、大漢溪流域、鳶山堰及與鶯歌石遙遙相對的鳶山,視野開闊,風景極美。
可惜抵達觀景台時的天候不佳、視野朦朧,短暫停留觀景台,隊伍便循原路返回稍早通過的十字路口,接下來繼續循孫龍步道下行。一段連續陡階往下,步階途中有一座由數塊巨石堆疊成的小山,看起來像似台灣寶島形狀、亦似蟾蜍貌的奇妙巨石,步道上設有奇妙石的簡介供閱覽。通過奇妙石後循階繼續往下,不久由步階走出,來到孫龍步道與二坑步道的交會路口,隊伍循孫龍步道指標左轉,沿著建德二巷往宏德宮方向進行。
沿著建德二巷續行來到孫龍步道往宏德宮岔路口,循左續行建德二巷、接中正一路可至宏德宮,隊伍接下來循右續行孫龍步道、往宏德宮方向進行。步道入口設有鶯歌登山步道路線導覽圖及「鶯歌石記」亭一座,石記亭詳述鶯歌起源、鶯歌石緣起與民間傳說。隊伍快速通過了「鶯歌石記」亭,循孫龍步道往鶯歌石的方向續行,孫龍步道是鶯歌地區最早被整理出來的步道,路線依廢棄的運煤台車的輕便道改建。
日治時期的鶯歌地區曾有一段輝煌的礦業榮光,如今煤礦早已封坑歇業,過往的運煤車道被整理成為備受歡迎的大眾化步行道。隊伍循孫龍步道進行,通過一座迷你型的二坑隧道後,繼續往鶯歌石方向進行,運煤台車便道改建的孫龍步道路況相當平緩,步道的沿線途設有景觀花架、拱橋、休憩涼亭、休憩椅、方向指示牌、生態解說牌等等,沿線修整得乾凈優美,花草扶疏、綠意盎然,是一條適合一般大眾親子同行戶外踏青的健行路線。
循孫龍步道續行,抵達承天農林禪寺旁的觀景台,觀景台可遠眺鳶山及大漢溪河岸風光,是孫龍步道上欣賞風景的地點。短暫歇憩後隊伍再度起行,經過承天農林禪寺寺前的通道,繼續往鶯歌石步道方向前行。隊伍行腳一路流暢,未久抵達孫龍步道與鶯歌石步道交會處,岔路口循直續行可往宏德宮,孫龍步道的行程告一個段落,接下來的路線轉右,轉循鶯歌石步道前往鶯歌石的觀景台,步道入口處置有一座「鶯歌石記」亭。
抵達鶯歌石之前必須連爬200多階陡階,陡階途中有涼亭可歇,涼亭與供奉著神明的洞穴相對望。一行人於涼亭緩口氣後續循陡階往上,不久登上鶯歌石觀景台。觀景台旁矗立的巨大岩石即是鶯歌最知名的地景 - 鶯歌石,巨石貌似鷹,古代稱之鷹哥石,因「鷹」與「鶯」同音,後改名為「鶯哥」,又因「哥」為無意義的語助詞,被改為「歌」,光緒年間更名為鶯歌石庄。鶯歌石與三峽的鳶山遙遙相望,觀景台上可盡覽鶯歌區的風光。
鶯歌石觀景台完成團拍後,隊伍循觀景台另一隅的鶯歌石步道繼續上行。鶯歌石步道的後半段是傳統急陡的山徑,過去曾經需攀爬岩石、拉著繩索往上爬的岩石陡坡,這次重遊,岩石陡坡已鋪列了方便通行的階梯。爬上陡階登稜,續循鶯歌石步道進行,行經一處竹林時,左側邊坡有小徑,竹梢上繫有登山隊布條,走入小徑不遠,便看見岩石上的一顆鶯歌石山(H163m)圖根點,往來多次同一路線,倒是第一回真正的走到鶯歌石山的最高點。
於鶯歌石山圖根點拍照記錄後隨即返回鶯歌石步道,續行不遠,來到架設在一塊巨岩上的觀景平台,觀景平台視野遼闊,可欣賞三峽、土城、樹林等地的景觀,可惜平台前枝繁葉茂,只隱約看見少許的景觀。隊伍隨後循平台一側的階梯往下,續行鶯歌石步道,一段緩緩往上爬升的傳統山徑,步道沿途的陡徑有繫繩輔助,危險的邊坡架有繩索維護安全,這次再訪鶯歌步道系統的體驗,能感受到山區步道維護的用心、貼心與友善。
循鶯歌石步道往光明山稜線的途中遇岔路,循左進行往妙善宮,隊伍循右續往牛灶山步道的方向進行。最后,一段緩坡走上來,抵達鶯歌登山步道系統的主軸-光明山稜線步道,循光明山稜線步道左轉可續往忠義宮,右轉可續往牛灶坑山、一號大榕樹觀景平台。光明山稜線步道上稜徑開闊,稜上有長椅可歇憩,隊伍於稜上小歇,歇後循稜往牛灶坑山的方向續行。循稜而行,途中遇二坑步道岔路,循二坑步道可返回孫龍步道、二坑隧道。
光明山稜線步道是鶯歌登山步道系統的主軸,共有22條登山步道似魚骨般的路線匯向光明山稜線。隊伍循光明山稜線上下起落,沿途林相蓊鬱,傳統山徑的路線清晰、寬闊、平緩,像一條綠色廊道,步道系統規劃安全、生態豐富,是一段走起來節奏流暢、感覺很暢快的路程。循稜續行,上下起伏順勢而行,行進中來到距牛灶坑步道150m的位置,遇樹幹之間張貼有一面尚未尋獲No.90鑛務課基石的彰埔坑山(H234m)的標示。
快速通過彰埔坑山,隊伍往牛灶坑步道進行,來到光明山稜線2K的位置遇岔路,直行往一號大榕樹觀景台,隊伍右轉,循碧龍步道的方向指標前往牛灶坑山。右轉後,隊伍離開光明山稜線步道,開始進入牛灶山步道,接下來一段崎嶇不平的陡徑下來,抵達牛灶坑山圖根點所在的觀景台。牛灶坑山(H243m),圖根點基石位於觀景台一側,觀景台的視野展望被被樹叢遮擋,通過觀景台往碧龍宮方向再前進幾尺,有展望空間可遠眺新北樹林及桃園龜山的風景。
完成牛灶坑山頂的拍照記錄,準備要下山了!這次路線不走碧龍步道返回碧龍宮停車場,打算續循牛灶山步道下山,觀景台後側的山徑是牛灶山步道接下來的後半段,循階緩緩下行,沿途通過陡坡、緩徑與狹稜,來到步道中途的一座高壓電塔下方,有個小平台可遠眺龜崙山、龜崙山腰上的碧龍宮,以及一溪之隔的北大特區。沿牛灶山步道一路下行,步道最後來到一早出發不久便經過的牛灶山步道、孫龍步道與觀景台之間的十字路口。
抵達牛灶山步道與孫龍步道、觀景台之間的十字路口的同時,隊伍在鶯歌區登山步道的行腳也同步來到尾聲,一行人陸續完成牛灶山步道的全程、回到十字路口時,毫無懸念的左轉,續循孫龍步道往碧龍宮方向進行,走完最後一段約250m步階與步道,再次回到了碧龍宮停車場,圓滿達成長腳隊今天在鶯歌山區的孫龍步道、鶯歌石步道、光明山稜線步道、牛灶山步道的環狀路線,感謝天公最後的作美,讓我們順利踩過鶯歌石山、彰埔坑山、牛灶坑山這幾座小山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