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20231029

 

長腳登山隊再次以桃園大溪古道群熱門的打鐵寮古道作為這次行程的主軸,預定分A、B二組路線,A組經打鐵寮古道登白石山,B組打鐵寮古道走來回,不過計畫總是跟不上變化,隊伍這次行走已多次造訪的打鐵寮古道卻遇上古道整修中,雨後的沿途路面泥濘,走得戰戰兢兢,抵達古道中繼點的廢棄崗哨時,隊伍考量古道的路況不佳,遂修正路線安排,將後段的路線改循草嶺山步道進行,中途轉岔路經三層社區返回打鐵寮古道登山口。

 

原名更興古道的打鐵寮古道,係早期大溪三層地區與三民、慈湖之間往來的重要通道,古道沿蜿蜒的草嶺溪而行,沿線有三座具人文特色的古橋、二座造橋紀念碑及石棚土地公,是一條充滿人文與歷史故事的路線。與慈湖特區緊鄰的打鐵寮古道,早期受限於軍事管制,人為破壞少,低海拔的生態資源豐富,原始林貌保留完整,1998年解禁後,經官方規劃與修繕,具自然之美的打鐵寮古道備受喜愛郊山野行、懷舊踏青的遊客的歡迎。

 

隊伍於打鐵寮古道三層端登山口集合整隊,隨即循民宅旁坡道進入古道。過彎後,步道左側有「太平濟安二橋」的建橋紀念碑,石碑背面為捐款芳名冊。通過紀念碑的不遠處有太平橋,修整過的太平橋兩側安裝不銹鋼護欄,可由橋頭側邊一窺太平橋紅磚疊砌的單孔橋舊貌。走過太平橋後,接著不遠處是弧形造型的濟安橋,紅磚建造的濟安橋橋身小巧優雅,橋頭以天燈為造型,拱橋彷若龜背,為一座「翹龜橋」。

 

打鐵寮古道全程共有三座橋,分別是太平橋、濟安橋及東興橋,皆建造於大正15年(1926年),具文化史蹟的價值性。古道通過濟安橋後,開始進入一段以大卵石鋪排的路徑,不過接下來的沿途,路面正在整修,沿草嶺溪上行的古道,泥土與石頭相互交錯,原本鋪排整齊的大卵石被移置路旁,沿途堆置著枕木與砂石,泥土路面亦因下雨後變得泥濘不堪,行走起來險象環生,原本在綠意盎然的山林行走的悠閒氛圍,此行卻是充滿緊張與不安。

 

古道續行,時而踏階前行,時而循平緩濕滑的泥徑進行,走過蜿蜒的山徑、通過木板橋,一路上雖走得小心翼翼卻也恣意暢快。續行,自古道入口出發約25分鐘光景來到古道的阿嬤柑仔店、阿公打鐵店的舊厝遺址,舊厝地僅剩頹圮的殘垣石壁與石柱供懷想,先民往來於古道所流傳的故事已煙沒於一片荒煙蔓草之間。自古道口來到阿嬤柑仔店、阿公打鐵店舊厝地,還算是易行的緩坡,不過通過舊厝地之後,路徑便開始陡升了。

 

自阿嬤柑仔店、阿公打鐵店舊厝地之後,古道開始沿草嶺溪上溯,就地取材、鑿山取石、修築石階,或取溪中卵石、鋪路造階,隨著陡階一步一步的爬升,可感受先民翻山越嶺、雙肩擔負物資的艱辛歲月。打鐵寮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古道入口曾有打鐵舖,提供入山採樟腦的工人所需鐵器;另一說法是指,眼前的這串長階,早期的伐木工人將木頭順著陡坡滑下,木頭撞擊山壁發出像打鐵的摩擦聲響,故此區域被稱之為打鐵寮。

 

埋頭努力爬上長陡階,陡階上來是鞍部,也是岔路往來的中繼點,中繼點有一座已撤防的廢棄崗哨,崗哨旁有一木板便道,打鐵寮古道的後段續往東興橋、或續往白石山、或續往百吉林蔭步道可循此路線進行;另循鞍部右稜續行,可經草嶺山至慈湖園區,前往草嶺山的途中可轉岔路至三層社區。隊伍於鞍部暫歇,由於打鐵寮古道整修中,路況不佳,故隊友對回程採原路返回的意願不高,因此團隊討論後決定轉循草嶺山的路線下山。

 

隊伍於廢崗哨短暫的歇息後,遂循草嶺山、慈湖的方向繼續進行,往草嶺山的路線清晰,步道沿稜而行,沿途所經的山區一直是在後慈湖與慈湖管制區的邊緣行走。清領時期,後慈湖區域被稱為「龍過脈」,早期「後慈湖」亦稱「龍過脈埤」,其水源來自白石山,具備蓄水調節的功能,湖水滿溢時會經由小山溝注入「前慈湖」,而「前慈湖」的水位滿了再注入「牛角湳埤」,之後再供給大溪三層地區大部分的農田灌溉用水。

 

循稜而行,鬱鬱蔥蔥的小徑落差不大,走動起來節奏相當的流暢。續行,途中陸續出現幾支後慈湖管制區的賓館水泥界樁,一行人循著稜線進行,樹林底層的植物生長極為茂盛,山徑落差不大,自然原始的泥土路走起來柔軟舒服。續行稜線,來到了倒木阻路的區域,路線已被經常往來的山友修正。不久路徑開始陡下,路況有些阻礙但小心仍無礙通行。通過這一處較為崎嶇難行的路段後,來到往來草嶺山、慈湖與三層社區的岔路處。

 

岔路處指標顯示,循稜直上陡坡往慈湖停車場25分鐘,相距不遠的草嶺山亦循此路線前進,草嶺山是玄武岩所組成,是桃園市唯一的火山丘,也是台灣本島唯一的圓錐狀火山。此外,於岔路處亦可循右岔山徑至三層社區、台七線,返回打鐵寮登山口的停車場可循此徑下山。此刻隊伍再次面臨路線的選擇,考量慈湖停車場與打鐵寮停車場相距甚遠,往慈湖停車場的路線須有公車接駁至三層派出所,最終還是決定循三層社區的路線返回。

 

接下來,再次整隊後循右岔往三層社區、台七線的方向下山,此刻突然來了一場急雨,雨具也紛紛出籠了!往三層社區的路線雖是傳統的泥土山徑,但幸好一路平緩易行,走起來反而沒有一早在打鐵寮古道上的泥濘難行。雨水不久後停歇,循羊腸小徑般的山徑一路順暢的出了登山口,步出登山口的所在位置是大溪復興路一段591巷底的產業道路,接著便循產業道路走,鄉間小路走起來舒服極了,田園景致也優美,就這麼一路地走回打鐵寮路,最後在三層老街上來一杯咖啡,完美地結束今天快樂的行腳。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打鐵寮古道.草嶺山步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打鐵寮古道 草嶺山步道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