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道連走 20230827

 

長腳登山隊這次以天母地區的半嶺聚落為主場,並以水圳與瀑布作為路線的主題,半嶺是半山腰之意,依海拔高度分上半嶺與下半嶺,集合地點就在中山北路七段219巷半嶺產業道路上的慈母亭,產業道路往下接中山北路七段、往上接紗帽路。今天計劃自慈母亭出發,經半嶺吊橋後循半嶺圳步道至松溪瀑布,觀瀑平台賞瀑後折返明玄宮,接著循紗帽路走向天母古道的拓印亭後轉向,循漢卿梯道下行再中轉翠峰瀑布步道至翠峰瀑布,賞完瀑後循溪畔續行、銜接猴洞圳步道回慈母橋,完成一趟環狀路線。

 

慈母亭位於半嶺產業道路的大彎道上,一旁有松溪及慈母橋,對面則是已歇業的半嶺桶仔雞。集合後,循慈母亭與松溪之間的產業道路上行,路口指標顯示距半嶺吊橋250m。沿著產業道路往上走約4分鐘,於左彎道的右側有一道步階,入口指標顯示距慈母亭180m,距半嶺吊橋70m。隊伍離開產業道路,轉循步階續行,仿枕木的步階之間,交錯著以木屑填實的工法打造的平緩步道,相較傳統硬梆梆的石階,踩踏起來柔軟舒適且不易濕滑。循階往上爬行沒多久,一行人抵達半嶺吊橋之前。

 

橫跨松溪的半嶺吊橋為單索式的吊橋,是前兩年與市景平台同期完工的景點,透過吊橋的串連,縮短了與半嶺圳主幹線入口處的明玄宮之間的距離,使得上半嶺與下半嶺之間的往來更方便,也藉吊橋的興建,將景點與景點串連了起來,遊客在半嶺遊走於步道之間可一氣呵成走得更盡興。一行人依序通過吊橋,吊橋的另一頭設有長椅供遊客休憩,過吊橋後循階往上,之字形的步階向上盤行,上嶺後進入民宅及農墾區,循水泥步道續行,周邊的視野漸形開闊,不久,抵達由木棧打造的市景平台。

 

階梯式的市景平台與周圍的梯田形成相互呼應之意象,是可眺覽北投區景觀及層巒疊翠山景的休憩空間。半嶺水圳是由一條長約1.1公里的主幹線及三條支線組成,主幹線沿紗帽路下緣的山腰由東往西展開,支線則穿梭在山區的梯田之間。於市景平台團拍後循平台另一頭的水泥步道往明玄宮方向進行,行走動線開始同步走進半嶺水圳的路線。已有百餘歲齡的半嶺水圳與草山水源系的第三水源同一源頭,水質乾凈,主要作為灌溉用途,水圳步道沿古圳而行,與天母古道幾乎平行,林蔭茂密、生態十分豐富。

 

循半嶺圳二支線步道往明玄宮進行,一個岔路過彎後,轉循半嶺圳三支線步道續行,領隊刻意帶著隊伍在支線之間兜兜轉轉山區岔路大都往來相通,支線銜接支線,最終又與水圳主幹線銜接,轉來轉去,果真是山不轉路轉。隊伍自市景平台循水圳支線進行,約10分鐘光景來到了明玄宮旁的半嶺水圳主幹線的入口前,岔路指標顯示,距紗帽路的半嶺步道入口約200m、距市景平台約100m、距松溪瀑布平台1.1K,接下來隊伍將循重新整修過的半嶺圳主線,走向圳道終點的松溪瀑布。

 

過去長腳隊曾多次往來半嶺圳步道,不過重整後的新步道及松溪瀑布平台尚未造訪過,此刻對因圳道坍方而被封閉一段時日的松溪瀑布,能藉步道的重整而得以重見是相當開心的。重新完工的半嶺圳主線,於沿途狹隘處架鋼筋加固、加寬、加圍欄,並鋪列為水泥仿棧木的步道,沿線除一小段高繞的階梯外,幾乎是平緩易行,是一條老少咸宜的親民路線,圳道沿途又極清涼,是適合從事夏季休閒活動的戶外活動的地點。接下來隊伍毫無懸念地循緊貼著明玄宮外牆的水圳道朝著松溪瀑布的方向進行了。

 

循圳進行,圳道沿途張貼七星農田水利會所屬的半嶺圳幹線哩程標誌,哩程數越來越小,表示越來越接近松溪瀑布與水源頭。圳道一開始行經之處有梯田、墾地及開闊的展望,漸行漸遠,走進了一段綠蔭蓊鬱的綠色廊道之間,沿線景致幽雅 ,清澈見底的圳道裡有小蝦、小魚,沿途有幾座水閘門,可調節灌溉用水之需。自明玄宮進入半嶺圳幹線步道,約15分鍾抵達中途的半嶺瀑布,圳水由高繞處往下急瀉,落差大,形成一道小瀑布,平緩的水圳道在通過半嶺瀑布後開始轉為往上升的陡階。

 

循階往上,石階旁的護欄是步道重整後加裝上來的,除了維護遊客安全,也有輔助攀爬陡階的功能。約5分鐘左右爬上高繞處,階梯旁的一道圳水往下急瀉,湍急的圳水就是方才通過的半嶺瀑布的上游。階梯終了,續循平緩的水圳道進行,不久,看見半嶺圳幹線哩程標牌顯示距終點僅250m了。循圳續行,沿途可窺重整過後的水圳道係利用不同的工法,在原有古圳道的基礎上建造出一條新通道,新步道的完工,使得半嶺圳幹線步道更容易親近,成為遊客來半嶺時除了走熱門的天母古道以外的另一個選項。

 

沿圳道續行,通過一小段圳道舊有的石階,一旁圳水轟隆隆的往下沖,這段石階是今天在圳道中最狹窄的路段,加上圳水通過揚起的水花,階梯相當潮濕,往來時須小心。通過石階後不遠,圳道大約有1、20米的一小段路面未鋪上仿木紋石板,仍保留水圳道原始的面貌,遊客行走水圳道時,可體驗水圳道不同時期的不同工法。續行來到半嶺圳幹線距水源頭50m的位置,設有觀瀑平台,松溪瀑布就懸掛在視線往下俯瞰的山谷之間,觀瀑平台的後方有一鐵柵門把圳道封閉起來,上面掛有「水源禁地、請勿進入」告示牌。

 

半嶺圳幹線止步於松溪瀑布,松溪瀑布因位於文化大學下方的溪谷之間,舊稱文大瀑布;松溪的上游為磺溪,溪水所經之流域受到地質中含礦物質的氧化作用,岩石及溪床皆呈金黃色,故有黃金瀑布之稱。於賞瀑平台欣賞松溪瀑布之後,隊伍接下來打算去探訪松溪瀑布下游的翠峰瀑布,此行於半嶺圳步道的行程於賞瀑平台已是完成,於是循水圳道折返步道入口的明玄宮,由明玄宮再走一小段水圳支線,最後循指標走向紗帽路,沿著紗帽路走向天母古道位於愛富三街的登山口。

 

循紗帽路續行,途中經過了頂半嶺的公車站、紗帽山大埔登山口、整修中的第一展望台,沿途開闊處可遠眺山頂的文化大學,俯瞰隱隱約約於山谷之間的瀑布。走了大約15分鐘的公路,抵達第一展望公車亭,公車亭旁有一條小徑,入口的指標顯示可通往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及文化大學,隊伍由第一展望公車亭這裡離開了紗帽路轉入小徑續行。循階下行,階梯直下是禁止進入的水源區,左轉循水泥步道續行,續行通過一座小橋,過橋後左側有小路可通往前山,隊伍循直往天母古道方向進行。

 

循水泥步道續行,銜接上柏油路後,繼續前進直至天母古道愛富三街登山口,自第一展望公車亭約耗時10分鐘抵達。天母古道又名水管路步道,已被台北市政府納入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系統,係天母通往陽明山之間的山徑,因沿途經過草山水道系統的大口徑自來水水管而得名。由中山北路七段登山口進天母古道須爬行1300多個石階,令人卻步不已,由愛富三街登山口進入,路線一路往下走,相對輕鬆。而長腳隊接下來打算要去探訪翠峰瀑布,須循天母古道走到拓印亭後再下至溪谷間。

 

隊伍由愛富三街登山口走進入水管路步道,通過一段幽雅的竹林,續行來到距登山口約0.4K處,步道右側一面緊閉的鐵柵門的裡面是第三淨水廠的水源地。循階往下續行,步道轉為平坦的石礫路,步道沿途設置不干擾、不餵食、不接觸及當心獼猴的標誌,天母古道是獼猴活躍的區域,獼猴曾因遊客餵食而發生搶食、攻擊行為,因此陽管處呼籲遊客禁餵的行為,盼與獼猴群和平共處。循步道續行,通過整修中的翠峰亭後,接著與翠峰亭相距不遠,看見步道旁設有長椅的休憩區及拓印亭。

 

拓印亭與休憩區之間有一道通往猴洞產業道路的石階步道,這條步道被天母早覺會命名為漢卿梯道,是天母往來華崗之間除天母古道的另一條可行路線,不喜歡走水管路冗長石階的遊客,可選擇由猴洞產業道路經漢卿梯道登上天母古道的拓印亭。往翠峰瀑步的路線就在漢卿梯道的中途轉岔路,隊伍於拓印亭小歇後,續循漢卿梯道下行,約2分鐘左右來到石階步道左彎處,循左彎往下續行可走到漢卿梯道與猴洞產業道路交會點的涼亭區,而在彎處的右側有一條明顯的小山徑,是通往翠峰瀑布的路徑。

 

小山徑有別於水管路步道沿線鋪排的石階或平緩的石礫路,是傳統的泥土路,路徑原始崎嶇,饒富郊山之趣。右轉走進原始的泥土山徑,不久即見路旁有一座小小的石棚土地公。通過石棚土地公後,循山徑一路迂迴往下,山徑陡下,幸好今天路面乾燥,否則通過盤根錯節的山路根本就是一場障礙賽。往翠峰瀑步的泥土路與石階不僅落差大也很滑,雖是隊伍習慣走的路徑,但仍一路走的小心翼翼,欲親近翠峰瀑布的遊客,進入翠峰步道之前應審慎評估自己的體能是否足以應付不同於一般步階的山徑。

 

自拓印亭緩步往下行,約12分鐘左右抵達溪谷區,轉彎後看見懸掛於崖壁之間的翠峰瀑布,翠峰瀑布是天母古道最精華的景點,瀑水的源頭即半嶺水圳道的水源-松溪,松溪上游的水源頭是磺溪,芝蘭(士林)八景之一的「磺溪吼雨」指的就是翠峰瀑布一路沖刷下來的松溪。松溪所流經之處的岩石與溪床都呈黃褐色,瀑水由上往下流瀉,彷彿一道黃金流沙似的循著松溪一路往下游奔騰,尤其陽光下粼粼閃爍的水光,看起來真美!翠峰瀑布前拍照記錄後,隊伍續循溪畔的小徑往下游的方向緩緩進行。

 

沿著溪畔往下游走,溪畔步道屬翠峰步道規劃的路線範圍,沿途有許多小水管往山下延伸。走在山谷之間,流淌的松溪帶起清涼的水氣,為在酷熱中行進的隊伍降了不少暑氣,行走在林蔭樹下,雖汗如雨下卻是痛快淋漓。續行遇丫岔路,循左岔上行可接上猴洞產業道路盡頭的涼亭,可續循漢卿梯道返水管路、或循猴洞產業道路下山。長腳隊於丫岔口循右線由猴洞古圳道續行,猴洞古圳曾經是天母地區重要的水圳,如今水管已取代水圳的功能,有一部份的圳道被保留了下來,一部份的圳道則是被填平。

 

接下來的路線轉進猴洞古圳道,沿圳堤及松溪畔續行,中途經過水利會跨越松溪的管線設施,古圳道的沿途有口徑大小不一的水管一路銜接往下游延伸,古圳的堤岸有的被土石崩塌掩埋、有的被填平為步道、有的則變裝成水管的管道,圳道仍保留部份水圳道的古早風味。沿著平緩腰繞的古圳道前行,走動起來充滿了節奏感,一路上有山、有水、有陽光、有清風、有綠蔭、有鳥叫、有蟲鳴,避開了水管路雜沓的人群,遊走於翠峰步道與猴洞古圳道,讓人更貼近山的原始與自然。

 

猴洞古圳道續行中遇岔路,圳道循直續行至底會銜接上半嶺產業道路的翠峰橋之後下山,不過此行卻看見直行的路口拉線封路了。隊伍依照原本預計的路線選擇循圳道右側的岔路往下,入口有一面簡單的手作指示牌,引導遊客走向半嶺。循階下行,通過一座搖搖欲墜的水泥梯,離開了猴洞古圳道。循階下行至溪谷,通過松溪上的慈母橋,回到了一早集合的慈母亭。長腳隊今天在半嶺聚落的水圳、瀑布、環山公路、登山步道遊走了一大圈,體驗了半嶺的精華,走出一趟好山好水好精彩的快樂行腳。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半嶺吊橋.半嶺圳步道.松溪瀑布.天母古道.翠峰瀑布.猴洞圳步

arrow
arrow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