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龍坑生態保護區行腳 2015/01/24

【龍坑生態保護區】處在太平洋與巴士海峽的交界處,位於鵝鑾鼻東方約1.5公里,緊鄰著鵝鑾鼻公園,座落於浦頂、坑頂村的東南面,是佳鵝公路的起點,也是台灣東海岸最接近南邊的區域,面積大約有61.67公頃。因地形獨特,看起來像一條蜿蜒形體的龍,因而將其命名為【龍坑】。

想要進入【龍坑生態保護區】需事先向墾管處網路提出預約登記的申請,每天限200人次申請進入,參觀範圍為管制站至龍坑木棧道沿線的步道,經獲准進入生態保護區的遊客,行前還必須先至墾管處的遊客中心聽完簡報及注意事項,方能進入【龍坑生態保護區】。

由【龍坑生態保護區】的管制站到珊瑚礁台地距離大約1.5公里,整條步道繞一圈下來大約2.6公里。步道起始會先行經一段長長的防風林道,綠色廊道蟲鳴鳥叫、彩蝶飛舞,一片生氣盎然。沿途設有詳細的植物導覽系統,說明各種植物的名稱、特性及分佈情形。

走出了防風林道,海岸線的一大片珊瑚礁岩台地映入眼前,步道兩旁盡是龍坑特殊的植物生態,順著步道前進,沿途沙地植物皆設有解說牌,如土樟、濱班鳩菊、草海桐、瓊崖海棠、馬鞍藤、蔓莿、白水木、水芫花等。

龍坑地區的沙地植物及珊瑚礁群植物經年累月受到季風、海鹽、波浪、熱旱等因素影響,反而形成特殊的植被群相,加上未受人為開發破壞,使得這裡的植物形貌依舊完整,成了【龍坑生態保護區】的特色。

龍坑地區為綿延的群狀珊瑚礁,隔著狹窄的陡坡及懸崖為隆起的高位珊瑚礁,由於地處鵝鑾鼻岬角的端點,冬季海浪衝擊著隆起的珊瑚礁地形,加上重力和旺盛的侵蝕作用,使得台地崖的珊瑚石灰岩逐步破裂,向下崩落,造就龍坑全區的崩崖、裙礁、峽谷、陷穴、壕溝、礁柱等獨特的地形,呈現絕佳的崖崩景觀。

【龍坑生態保護區】不但有著特殊的地形,也有215種珊瑚礁海岸植物滋養其間,形成各式各樣的鳥類和爬蟲類的生態環境,不論是珊瑚礁地形或是動植物生態都深具研究的價值,因此被列為生態保護區。

保護區內高位珊瑚礁台地上有許多的海蝕溝和崩落的珊瑚礁岩,為保護這片珊瑚礁台地,墾管處設有木棧步道保護,以近距離又不會破壞生態的方式,使遊客可以一路欣賞裙礁、峽谷、礁柱等壯闊奇景,循著木棧步道行走,還能體驗海蝕珊瑚礁群與海洋構成的美景,享受著與墾丁海岸觀光地區截然不同的靜謐視野。
 
木棧步道盡頭是崩崖及嶙峋峽谷,崩崖掀起的滔天浪花氣勢萬千;聳峭的峽谷時而靜默詭譎,時而落山風襲捲的呼嘯聲長驅直入,走在峽谷中彷彿走進了侏儸紀的蠻荒,行腳於【龍坑生態保護區】,彷彿置身於風景畫作中,充分享受自然天成、鬼斧神工的巨作…。

以上相關資料來源為屏東縣政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惠子 的頭像
    惠子

    惠子與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