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絹絲瀑布步道、竹篙山連走 20170827

長腳登山隊今天再次走訪金包里大路南段的絹絲瀑布步道,隊伍沿著山豬湖水圳道緩緩前進,仲夏期間郊山踏青的活動,除了以清涼的絹絲瀑布、迆邐翠綠的擎天崗草原為行程的主軸,並連走了擁有絕佳展望的竹篙山,雖然此行係舊地重遊的安排,但優質的行程令人百走不厭,整個活動依舊是一趟美好的旅程。

金包里大路亦稱魚路古道,早期為金包里(今金山區)至芝蘭(今士林區)之間往來的便道。金包里大路以擎天崗金包里大路城門為界,劃分為南、北段,南段因行經絹絲瀑布,故以絹絲瀑布步道名之。絹絲瀑布步道連結了士林與擎天崗兩地,全長約2.7公里,以士林菁山路為步道的起點,經絹絲瀑布後抵達擎天崗草原為步道的終點。

隊伍今天的快樂行腳以菁山路101巷的絹絲瀑布步道入口為集合地點,整隊後隨即展開長腳隊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的活動。這一次擎天崗系步道的體驗,除了豐富多樣的地理景觀、人文歷史及生態資源,並徜徉在藍天白雲下的擎天崗草原之間,行腳恣意暢快,往返之間遊客絡繹不絕,雖炎炎夏日,仍吸引眾多遊客上山踏青。

一行人進入水圳步道後,循絹絲瀑布的方向前進,步道前段至瀑布區係沿山豬湖圳道而行,腰繞的水圳步道順著山勢蜿蜒延伸,山區適逢枯水期,圳道乾涸,行走其間雖無圳水帶來的清涼意,不過沿途老樹蓊鬱,行走在鬱鬱蔥蔥的林蔭步道輕鬆無比,開闊處隱隱約約可見菁山里山頭上的白色通訊設備的衛星群,沿途層巒疊嶂的景致十分優美。

續沿水圳步道前進,行經一小段正在整修中的滑坡處,不過並不影響步道的正常通行。一路上,可以看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步道易崩塌的地點立牌,貼心提醒遊客快速通過危險路段。隊伍續行通過0.6K後不遠,看見了以鐵絲網圍籬封鎖保護的三個泉水出水孔,由於「三孔泉」是山豬湖居民飲用水的取水處,維護水源是必要的措施。

日治時期開鑿的山豬湖水圳,除了供給山豬湖一帶的居民民生所需,也提供了農業灌溉用水。由於水圳的開鑿,山豬湖地區的農作物因此由原本種植地瓜、玉米等旱地作物轉作經濟效益較高的水稻,水圳的拓墾,不僅改變也改善了先民早期的生活條件與方式,我們透過步道上的一些小細節,可一窺山豬湖區域的人文與歷史的演進。

隊伍行經三孔泉後,水圳開始偏離步道,步道也開始緩緩地往上攀升,緊臨步道的溪谷水流量並不豐沛,或許是近日山區沒有下雨的緣故吧!循水泥石階續行,轉個彎,一行人來到絹絲瀑布橋前,抬頭一看,宛如絲綢薄紗般的絹絲瀑布由20多公尺高的峭壁流瀉而下。長腳隊往來絹絲瀑布已多次,這裡是國家公園的避暑勝地,枯水期間瀑水量弱了許多,不過仍能感受到瀑水激起的清涼意。

絹絲瀑布的水源來自內雙溪上游支流匯聚而成,水質中含氧化鐵,經年累月的沖刷,崖石氧化而呈暗紅,加上山壁被覆著綠色植物,銀瀑、紅壁、綠草遂成為絹絲瀑布最吸引目光的景致。一般休閒的遊客常散步至瀑布區即選擇原路折返,而登山客則在享受瀑布的清涼暢快後,繼續往擎天崗方向行進。由於絹絲瀑布是熱門景點,遊客如織,瀑布前略顯擁擠,長腳隊僅短暫逗留後即起步往前續行了。

隊伍行經絹絲瀑布後,往擎天崗的後半段路線持續地爬升,循階往上,越來越有爬山的律動,一大段連續的陡階爬上來已是氣喘如牛、上氣不接下氣了!高點過後,石階步道轉為循腰繞的山徑時而緩上、時而緩下,步道的落差小,走起來輕快無比。由於絹絲瀑布步道屬於休閒健行的路線,步道四周處處可見蓊鬱的老樹,綠蔽率極高,緩步前行,鳥叫蟲鳴一路相伴,炎炎夏日裡,享受一段難得的悠閒時光。

續行,隊伍行經台北市農會經營的陽明山牧場辦事處的所在位置,不過只有一面字跡斑駁的告牌示,以及僅存的頹圮砌牆遺跡,見證著擎天崗過去的一段牧牛歷史。循階繼續前進,今天一路走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所規劃的步道上,沿途的方向指標、哩程樁、動植物生態及環境導覽等自導式的標誌相當完善,步道的維護也很妥善,來到這裡,只要依循規劃的動線行進,不會有迷途的憂慮。

隊伍續行來到距絹絲瀑布約800公尺的地方,是今天行程中所遇的第一個岔路,丫岔路循左續行1.2K可至冷水坑,循右則是隊伍接下來往擎天崗的續行路線,路標顯示至擎天崗僅距0.8K而已了。絹絲瀑布步道與擎天崗、冷水坑之間藉由步道支線相互串聯,健行路線可以依循路標的引導做不同的行程規劃,走不同的步道系統,才能完整體驗陽明山特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及生態之美。

步道續行,隊伍愈來愈接近擎天崗了,接近擎天崗的這一端,遊客由擎天崗下行至絹絲瀑布的也相當多。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所轄的步道系統內,支線似網狀般交錯串聯,因此遊客來到擎天崗踏青,路線的安排除了選擇性很多以外,亦可藉大眾運輸系統接駁上下山,步道整體規劃安全,設施完善,交通便利,不僅適合休閒踏青,登山健行的延伸路線也不少,因此來到擎天崗,滿坑滿谷的遊客真的不意外。

由丫岔路口往前行進大約300公尺左右,林相逐漸改變,茂密的樹林被高過人頭的芒草取代了,一行人開始感受到熱情陽光下曝曬的高溫難耐了。續行,進入林中,一個小緩坡,隊伍再次遇上冷水坑、擎天崗遊客中心、擎天崗草原方向的岔路指標,岔路口有一面「不同時期的石頭鋪面」解說牌,透過解說牌,或許在下一次,您也可以留意行程中走的每一步伐,踩踏的鋪面是屬於什麼樣的型態。

今天行腳所經之絹絲瀑布步道,以泥土、水泥、石板、石頭、石階和木棧板一路相互交錯,其中石頭舖排的型態在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舖面有不同的方式及變化,呈現著步道的人文遺跡。走過時不妨放緩行進的步履,留意觀察鋪在地面上的石頭所呈現的豐富變化,會發現原來走在金包里大路上,不僅只是健行步道、看風景而已,連低頭走路,透過步道鋪面形式的蛛絲馬跡,也可觀察到人文歷史的記錄喔!

長腳隊循右側的石階往擎天崗草原的方向繼續前進,階坡上來後步出樹林,向前遠眺,擎天崗草原就在前方不遠處了。一個轉彎過後,來到擎天崗步道系統上常見的擋牛門柵前,此刻也表示著我們將進入了擎天崗草原的範圍了。續行,距擎天崗草原200公尺的地方,七星山美麗壯闊的山頭與我們遙遙相望著,再往前一個小山坡走了上來,視野展望在一行人陸續進入擎天崗草原後達到了最完美的境界。

絹絲瀑布步道來到擎天崗草原後與擎天崗環形步道路線連結,此刻長腳隊完成絹絲瀑布步道的行程了,在美麗的擎天崗草原上,忍不住坐了下來貼近草皮,嗅聞泥土與青草的氣息。擎天崗草原位處魚路古道的最高點,曾是金包里大路及萬溪古道的通道,故有嶺頭之稱,也是早期崁腳地區往來大嶺頂與台北的捷徑,站在嶺頭,除了仰望七星山系,俯視大台北盆地,亦可遠眺金山地區,視野展望相當開闊。

由於擎天崗假日的遊客量高出了草原的遊客承載量,加上遊客多半集中於草原前半部區域,致使類地毯草被踐踏而死,管理處雖持續進行類地毯草之補植工作,仍抵不過人為的破壞。為降低對草原的破壞與影響,目前採中央步道供遊客步行,分區開放進入草原,避免單一區域過度踐踏。管理處基於遊客安全及草原特色保存的考量下,假日期間,將牛隻圈養於固定範圍內;平常日則視天候、季節與牧草多寡分區放牧,以保持草原特色。

由於來到擎天崗草原的時間尚早,因此隊伍決定延伸行程,前往竹篙山賞景後再下山。隊伍接下來便順著管理處規劃的環形步道的路線指標,步行於擎天崗的中央步道前進竹篙山了。擎天崗草原上的所有動線規劃,都是管理處對來擎天崗的遊客的善意管理,管理處希望遊客悠遊擎天崗時能夠多花一點時間,多走一點路,欣賞整個擎天崗的天然景致,希望同一條步道不要重複走兩次,藉由路線的管理達到類地毯草的復育。

艷陽高照下,四周環伺的群山層次更顯分明,看起來漂亮極了!藍天白雲映襯下的擎天崗,綠毯般的綠色草原綿延迤邐一坡又一坡,景色真是迷人!隊伍依循中央步道的規劃路線前進竹篙山,途中,步道旁的山凹處有一座舊時的牛舍所改建的牧場教育解說中心,目前已空空無物,只有三三倆倆的遊客停留小憩。站在解說中心岔路口上,遠眺著山下的V形山口,紗帽山及文化大學的校舍建築清清楚楚、一目瞭然。

前往竹篙山的路上,不停的回頭展望著翠綠的擎天崗,大草原的旖旎風光就像從畫作中跳脫出來呈現在眼前,讓人無法移轉目光,再三的留戀。隊伍循規劃中的花崗岩步道路線前進,熱情的陽光下,行走在空曠的草原上,緩緩的往上爬,風景雖美,但是記得夏季來擎天崗時,要作好防曬,否則是會曬昏頭的。爬上小山坡,來到一座水泥建造的反空降堡的山崙上,這裡是擎天崗環形步道往金包里大路城門與往竹篙山的岔路。

反空降堡一旁有一面地形解說看板,說明整個附近的地理環境及展望的優勢,隊伍沒有停留,迅速地經由反空降堡旁的步道,繼續朝著竹篙山推進。步出擎天崗草原架設的擋牛門柵後,一行人繼續循著稜線步道往竹篙山高點方向行進,低矮的灌木叢及芒草是步道沿途的植物生態,山崙之間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路程不遠、山勢平緩,不過暑氣逼人,讓人很想趕緊找個陰涼處納涼…。

一行人終於走到了竹篙山的最高點,竹篙山(H830m)也有一座反空降堡,山頂可居高臨下,四周皆草原低地,視野開闊,山頂上可展望華岡台地、紗帽山、台北盆地、林口台地,遠眺大屯山、七星山、小觀音山、七股山等等巒峰,石梯嶺及嶺山的風貌隱約可見,擎天崗翠綠大草原的美麗風光也是一覽無遺。由於頂著大太陽,在無遮陽的空曠處讓人無法久留,所以在短暫的賞景、歇息、團拍後,隊伍便決定下山離開竹篙山。

起步再走,循原路下山,隊伍再次經由擎天崗草原的中央步道下山。考量艷陽高照下,決定仍循一早走上山的絹絲瀑布步道下山,此路線距一早的停車處最近,且綠蔽率極高,沿途景致及生態均相當優質。回程,隊伍的行進節奏依舊流暢,今天能夠在炎炎夏日裡往返於水圳步道之間,享受著絹絲瀑布的清涼舒暢、徜徉於擎天崗草原的無敵美景之間、連登竹篙山享登高望遠的樂趣,行程中暑氣雖令人疲憊,不過一段美好時光的旅程,還是令人心滿意足。

隊伍今天的快樂行腳以菁山路101巷的絹絲瀑布步道入口為集合地點

絹絲瀑布步道入口處設置路線圖

循指標進入步道

整隊後隨即展開長腳隊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的囉

循絹絲瀑布的方向前進

步道前段至瀑布區係沿山豬湖圳道而行

絹絲瀑布步道連結了士林與擎天崗兩地,全長約2.7公里

金包里大路亦稱魚路古道,以擎天崗金包里大路城門為界,劃分為南、北段,南段因行經絹絲瀑布,故以絹絲瀑布步道名之

絹絲瀑布步道以士林菁山路為起點、擎天崗草原為終點

沿著山豬湖圳道緩緩而行

續行

行走於翠綠蓊鬱的林間

步道沿途的解說牌設置完善

每一百公尺設置哩程樁

水圳步道順著山勢蜿蜒延伸

行經一小段正在整修中的滑坡處,不過並不影響步道的正常通行

開闊處隱隱約約可見菁山里山頭上的白色通訊設備的衛星群

山區適逢枯水期,圳道乾涸

雖無圳水帶來的清涼意,不過沿途老樹蓊鬱,行走在鬱鬱蔥蔥的林蔭步道輕鬆無比

步道前段至瀑布區沿山豬湖圳,圳道平緩易行

一個轉彎,圳道轉到另一側了

圳道以水柵門控制圳水

行走在蓊鬱的林蔭樹下,十分恣意暢快

沿途層巒疊嶂的景致十分優美

水圳開始偏離步道了

山豬湖水圳道的綠蔽率極高

陽明山區常見到的土地界樁

公園管理處於步道易崩塌的地點立牌,貼心提醒遊客快速通過危險路段

走在鬱鬱蔥蔥的林蔭步道輕鬆無比

適合親子同行的步道

通過0.6K後不遠,來到「三孔泉」前

鐵絲網圍籬封鎖保護的三個泉水出水孔

「三孔泉」是山豬湖居民飲用水的取水處,維護水源是必要的措施

隊伍行經三孔泉後,水圳步道開始緩緩地往上攀升

今天行腳所經之絹絲瀑布步道,以泥土、水泥、石板、石頭、石階和木棧板一路相互交錯

循水圳道緩緩而行,腰繞於山間,鳥叫蟲鳴一路相伴

清幽的步道

步道沿途的方向指標、哩程樁、動植物生態及環境導覽等自導式的標誌相當完善,

炎炎夏日裡走絹絲瀑布步道,享受一段難得的悠閒時光

步道開始緩緩地往上攀升

緊臨步道的溪谷常見遊客下去戲水

溪谷水流量不豐沛,或許是近日山區沒有下雨的緣故吧!

循水泥石階續行

根據哩程樁離絹絲瀑布已近了

循階續行,轉個彎,遠遠看見絹絲瀑布了

一行人來到絹絲瀑布前

絹絲瀑布解說牌

來到絹絲瀑布橋前

抬頭一看,宛如絲綢薄紗般的絹絲瀑布由20多公尺高的峭壁流瀉而下

遊客於瀑布區享受陣陣傳來的清涼暢快

長腳隊往來絹絲瀑布已多次

長腳隊短暫逗留瀑布區

絹絲瀑布是國家公園的避暑勝地,枯水期間瀑水量弱了許多,不過仍能感受到瀑水激起的清涼意

絹絲瀑布是熱門景點,遊客如織,瀑布前略顯擁擠,長腳隊僅短暫逗留後即起步往前續行

溪谷中有不少遊客正在戲水

一般休閒的遊客常散步至瀑布區即選擇原路折返

長腳隊在享受瀑布的清涼暢快後,繼續往擎天崗方向行進

往擎天崗的後半段路線開始爬升

續行

休閒健行的親子路線

路線持續地爬升

步道四周處處可見蓊鬱的老樹,綠蔽率極高

循階往上,越來越有爬山的律動

一大段連續陡階

持續往上爬...

一大段連續的陡階爬上來已是氣喘如牛、上氣不接下氣了!

高點過後,石階步道轉為循腰繞的山徑

腰繞的山徑時而緩上、時而緩下

山徑時而向上、時而向下,不過落差已變小

通過高點後,腳步暫緩,喘息一下

步道的落差不大,走起來輕快無比

步道四周處處可見蓊鬱的老樹,綠蔽率極高

緩步前行,鳥叫蟲鳴一路相伴

續行,隊伍行經台北市農會經營的陽明山牧場辦事處的所在位置

牧場辦事處的所在位置目前僅有一面字跡斑駁的告牌示,以及頹圮砌牆遺跡

陽明山牧場辦事處解說牌

經過牧場辦事處舊址前,繼續循階前進

隊伍陸續通過陽明山牧場辦事處舊址前

今天一路走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所規劃的步道上,沿途的方向指標、哩程樁、動植物生態及環境導覽等自導式的標誌相當完善

美麗又特別的蝴蝶

步道的標誌及維護皆妥善

行走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只要依循規劃的動線行進,不會有迷途的憂慮

續行來到距絹絲瀑布約800公尺的地方,是今天行程中所遇的第一個岔路

丫岔路循左續行1.2K可至冷水坑

循右則是隊伍接下來往擎天崗的續行路線,路標顯示至擎天崗僅距0.8K

岔路口等候隊友到齊

等待的時間聯誼一下囉

絹絲瀑布步道屬休閒級的路線

繼續往擎天崗方向行進

續行

步道上的樹木越來越稀疏了...

林相逐漸改變,茂密的樹林被高過人頭的芒草取代了

絹絲瀑布步道與擎天崗、冷水坑之間藉由步道支線相互串聯

隊伍愈來愈接近擎天崗了,岔路往冷水坑

進入林中,再爬一個小緩坡

岔路口有一面「不同時期的石頭鋪面」解說牌

絹絲瀑布、擎天崗、冷水坑、遊客中心岔路指標

循右側的石階往擎天崗草原的方向繼續前進

依循路標的引導做不同的行程規劃,走不同的步道系統,才能完整體驗陽明山特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及生態之美

越來越有進入擎天崗草原的氛圍了

接近擎天崗的這一端,遊客由擎天崗下行至絹絲瀑布的也相當多

步道路線導覽

來到擎天崗步道系統上常見的擋牛門柵前,此刻也表示著我們將進入了擎天崗草原的範圍了

注意牛隻的貼心提醒

續行

距擎天崗草原僅200公尺了

七星山美麗壯闊的山頭與我們遙遙相望著

往前一個小山坡走了上來,隊伍正式進入擎天崗草原

隊伍陸續走上擎天崗草原

視野展望在一行人陸續進入擎天崗草原後達到了最完美的境界

在美麗的擎天崗草原上,忍不住坐了下來貼近草皮

坐了下來貼近草原,嗅聞泥土與青草的氣息

悠閒地坐在草地上欣賞擎天崗的美景

艷陽高照下,四周環伺的群山層次更顯分明,看起來漂亮極了!

迆邐翠綠的擎天崗草原

絹絲瀑布步道來到擎天崗草原後與擎天崗環形步道路線連結

擎天崗草原位處魚路古道的最高點,曾是金包里大路及萬溪古道的通道,故有嶺頭之稱

由於來到擎天崗草原的時間尚早,因此隊伍決定延伸行程,前往竹篙山賞景後再下山

接下來順著管理處規劃的環形步道的路線前進竹篙山

環形步道的路線指標

擎天崗草原上的所有動線規劃,都是管理處對來擎天崗的遊客的善意管理

步行於擎天崗的中央步道前進竹篙山

擎天崗假日的遊客量高出了草原的遊客承載量,加上遊客多半集中於草原前半部區域,致使類地毯草被踐踏而死,管理處雖持續進行類地毯草之補植工作,仍抵不過人為的破壞

為降低對草原的破壞與影響,目前採中央步道供遊客步行,分區開放進入草原,避免單一區域過度踐踏

循中央步道的規劃路線前進竹篙山的途中,步道旁的山凹處有一座舊時的牛舍所改建的牧場教育解說中心

隊友陸續來到牧場教育解說中心前方

牛舍改建的牧場教育解說中心解說牌

管理處希望遊客悠遊擎天崗時能夠多花一點時間,多走一點路,欣賞整個擎天崗的天然景致

站在解說中心岔路口上,遠眺著山下的V形山口

山下V形山口的紗帽山及文化大學的校舍建築清清楚楚、一目瞭然

前往竹篙山

管理處希望遊客同一條步道不要重複走兩次,藉由路線的管理達到類地毯草的復育

隊伍循規劃中的花崗岩步道路線前進

熱情的陽光下,行走在空曠的草原上,緩緩的往上爬

往竹篙山的路上,不停的回頭展望著翠綠的擎天崗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擎天崗,綠毯般的綠色草原綿延迤邐一坡又一坡,景色真是迷人!

大草原的旖旎風光就像從畫作中跳脫出來呈現在眼前,讓人無法移轉目光

大草原旖旎的風光令人目不轉睛

記得夏季來擎天崗時,要作好防曬,否則是會曬昏頭的

類地毯草的復育要靠大家的公德心

回望...

循規劃中的花崗岩步道路線前進

往竹篙山高點方向行進,低矮的灌木叢及芒草是步道沿途的植物生態

透過QR Droid 可尋找陽明山國家公園更詳細的生態資料

QR Droid 木樁及低矮灌木叢及芒草生態合一

續行

爬上小山坡,來到一座水泥建造的反空降堡的山崙上

反空降堡的山崙上是擎天崗環形步道往金包里大路城門與往竹篙山的岔路

反空降堡一旁有一面地形解說看板,說明整個附近的地理環境及展望的優勢

隊伍沒有停留,迅速地經由反空降堡旁的步道,繼續朝著竹篙山推進

往竹篙山推進

來到擋牛門柵前

步出擎天崗草原架設的擋牛門柵

繼續循著稜線步道往竹篙山高點方向行進

山崙之間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路程不遠、山勢平緩,不過暑氣逼人,讓人很想趕緊找個陰涼處納涼…

終於走到了竹篙山的最高點

竹篙山上團拍

竹篙山上團拍

前輩們合照

居高臨下,展望極佳

大太陽下,大家利用反空降堡來遮陽

烈日當空,讓人不敢久留竹篙山上

在無遮陽的空曠處讓人無法久留,所以在短暫的賞景、歇息、團拍後,隊伍便決定下山離開竹篙山

竹篙山另一頭有一條小山徑可通往山下的平菁路,但小徑入口立警告標誌,通告遊客勿通行未開放路段

竹篙山(H830m)

竹篙山頂也有一座反空降堡

土地界樁

竹篙山頂可居高臨下,四周皆草原低地,視野開闊

山頂上可展望華岡台地、紗帽山、台北盆地、林口台地

山頂上可展望華岡台地、紗帽山、台北盆地、林口台地

遠眺大屯山、七星山、小觀音山、七股山等等巒峰

擎天崗翠綠大草原的美麗風光也是一覽無遺

隊伍下山離開竹篙山

循原路下山

再次返回稍早通過的第一個反空降堡

回程節奏流暢...

往擎天崗草原中央步道方向走下山

路況不熟悉的話就多留意一下方向指標

回程,再次回到擎天崗草原

準備走到中央步道循原路下山

擎天崗翠綠大草原的美麗風光一覽無遺

今天的天空看起來非常清澈

遠眺遊客中心

遠眺七星山

迆邐翠綠的擎天崗草原

迆邐翠綠的擎天崗草原

回到牧場教育解說中心前

清楚的指標

循中央步道可至遊客中心

擎天崗草原步道走起來不費力,相當大眾化

隊伍轉向絹絲瀑布步道方向下山

進入絹絲瀑布步道

回拍

再返岔路口

經「不同時期的石頭鋪面」解說牌

石頭舖排的型態在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舖面有不同的方式及變化,呈現著步道的人文遺跡

透過解說牌,您可以留意行程中走的步伐,踩踏的鋪面是屬於什麼樣的型態

考量在艷陽高照之下,故仍循一早走上山的絹絲瀑布步道下山

等候落後的隊友

下山續行

下陡階

回程來到絹絲瀑布區了

絹絲瀑布的水源來自內雙溪上游支流匯聚而成,水質中含氧化鐵,經年累月的沖刷,崖石氧化而呈暗紅,加上山壁被覆著綠色植物,銀瀑、紅壁、綠草遂成為絹絲瀑布最吸引目光的景致

回程快速通過瀑布區

回程續行中...

綠蔭下行走,緩和不少夏季的燠熱

行經「三孔泉」前

再次回到水圳道旁

今天走了一趟相當優質的水圳步道

竹林搖擺、清風吹拂

乾淨清幽的步道適合假日親子同行

竹林夾道走起來恣意舒暢

遠眺菁山里山頭上的白色通訊設備的衛星群

整條步道擁有豐富多樣的地理景觀、人文歷史及生態資源

水圳的開鑿,改變也改善了先民早期的生活條件與方式

圳道乾涸,行走其間雖欠缺清涼意,不過沿途老樹蓊鬱,走動時還是覺得很輕鬆

看到絹絲瀑布步道的入口了

領隊等待著陸續回到步道口的隊友

今天的終點到了...

在步道口等候隊友們

陸續返回的隊友看起來很開心喔

行程倒數中...

在炎炎夏日裡往返於水圳步道之間,享受著絹絲瀑布的清涼舒暢、徜徉於擎天崗草原的無敵美景之間、連登竹篙山享登高望遠的樂趣

行程中暑氣雖令人疲憊,不過一段美好時光的旅程,還是令人心滿意足

今天我們走過許多承載著許多歷史回憶的人文遺跡,真的不虛此行

行程告一段落了,步行前往停車處,結束今天快樂的行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