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後慈湖園區 20180701

長腳登山隊這個星期日再次走訪大溪慈湖地區,特地安排了參觀元首級的休閒景點「後慈湖園區」。向來被披上神秘面紗的後慈湖,軍事解禁後,於2007年11月移撥桃園市政府,經市政府精心規劃與整修之後,於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不過設有入園人數的限制,且全程需配合志工的路線導覽及解說,打算進入後慈湖的遊客,依兩蔣文化園區後慈湖入園管理須知的規定,必須先透過網路預先申請或現場餘額遞補報名後始得入園參觀,因此這次隊伍「後慈湖園區」的活動,係透過領隊行前團體預約申請入園,使得活動順利成行。

隊伍集合於兩蔣文化園區的停車場,確認參與活動的人員到齊後,於慈湖導覽服務站完成報到手續並繳交費用後,隨後便登上前往後慈湖園區的桃園客運接駁專車,遊園梯次專屬的導覽員此刻也一併上車隨行,專車行駛至百吉隧道北口廣場的總督府古道入口區時,司機先生讓大家下車,接下來就得開始徒步健行了。在導覽員的引導下,一行人迅速地步上跨越隧道北口的木棧步階到對向的桃118道路,經常參與長腳隊活動的夥伴應很熟悉附近的地形,熱門的百吉林蔭步道、後慈湖園區及頭寮山等等路線,都能由此產業道路開始起步。

一行人循桃118產業道路的緩坡道行進,百吉林蔭步道前段約1.8公里的路線由於未管制車輛的通行,因此在狹隘的產業道路上,不時有人車爭道的景象上演著。而路旁有不少的農家擺攤,販售現採的農產品,吸引遊客採買,整條路看起來熱鬧極了!步道沿途林木蓊鬱,行進間緩和不少暑氣,但是此行的重點在後慈湖園區的參觀,加上往來車輛多,導覽員沿途除了叮嚀大家路上小心外,也希望大家加速前進後慈湖的南管制門,因為只要進了後慈湖園區的大門,沒有了車輛的威脅,便可以一路輕鬆的漫步了。

由百吉隧道旁的桃118起步走,約15分鐘的腳程,來到後慈湖園區與百吉林蔭步道的彎道岔路口,順著桃118彎道右轉續行,便進入了百吉林蔭步道車輛管制的人行徒步區,而彎道左彎處就是後慈湖園區的南管制門。接下來在導覽員的引導下,經南管制門管理員確認隊伍到場與實際申請入園人數無誤後始放行入園,進場後需團進團出,出入園的管理規範十分嚴謹,行前未申請入園許可,即便人已至門口,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進入後慈湖園區的行前安排是絕對必須的,不然來到這裡就只能走一走百吉林蔭步道了。

順利通過後慈湖園區的南管制門之後,循序進入園區即見一顆「秘境之南」巨石。由於稍早在桃118道路因人車併行腳步較急,導覽員此刻放緩了行進的步伐,讓大家可以輕鬆地跟隨其解說的節奏與動線,緩緩地遊走於後慈湖園區。後慈湖的全區導覽圖上,顯示我們進入南管制門後至慈湖橋的這一段步道稱作洞口步道,沿途鬱鬱蔥蔥的林相,原始豐富的植物、昆蟲、鳥類、蛙類等生態,透過導覽員生動的解說及隊友的好奇心,讓人覺得即使仲夏時光、艷陽高照下,一路上仍是走得愉悅 ,加上四周秘境氛圍,讓人相當享受後慈湖的寧謐!

進入後慈湖園區參觀,全程需步行約3.85公里,長腳隊在導覽員邊走邊解說沿途植物的生態、地理的淵源,以及後慈湖的人文歷史的同時,走過了慈湖橋,進入了後慈湖湖濱步道。循步道往後慈湖方向續行,沿途看見了螢火蟲復育區的標誌,未來如果螢火蟲復育成功,園區不知是否會考慮開放夜間進場呢?續行通過螢火蟲復育區,右側有座大型的沙濾池,過了沙濾池,美麗的後慈湖翩然呈現眼前。新月形的後慈湖原名龍過脈埤,水源來自於白石山上,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埤塘,提供大溪三層地區的農田灌溉用水。

「龍過脈」觀景平台短暫的停留拍照後,續循湖濱步道前行,此刻悠閒地徜徉在後慈湖的湖光山色中。四面環山的後慈湖,湖面比下游的前慈湖略小,長年在軍事列管下,未受外界的干擾,得以保留完整的原始林相與自然生態環境,如今對外開放,雖有入園人數總量限制的不便,但相對保護這一片曾經是元首級的世外桃源,長遠之計的考量,更能為後代子孫保留這處難能可貴的後花園。一行人緩緩地走向下一個景點「後慈湖之眼平台」,循步道走向各個觀景點,後慈湖的青山綠水相伴一路,蛙叫蟲鳴、鳥語花香,真是恣意暢快!

「後慈湖之眼平台」是欣賞後慈湖湖景最寬水域的地點,往南或往東的視野也最遼闊,對面的小山丘倒映於水面上,形成眼眸一般的構圖,相當漂亮。小山丘的稜線昔時曾是隘勇寮防禦線的延伸,如今則是山友往來的登山古道了!隊伍離開「後慈湖之眼平台」續循湖濱步道緩步前進,左側的坡面上有一道長階可進入一片較罕見的肖楠森林區,而沿著山坡腰線延伸的步道便是後慈湖園區至今仍保留完整的五幢辦公室。由於遊園行進動線的安排,導覽員帶著大家繼續行走平面的湖濱步道,稍後回程時才會安排走山坡上的步道。

隊伍前行來到了「碼頭區」,碼頭岸邊有一座鐫刻「後慈湖」字樣的大石頭,一旁即碼頭觀景平台,湖上放置了一艘竹筏,早期往來大溪復興地區,陸路交通不便,蔣介石先生遂乘坐竹筏遊大漢溪,竹筏為仿當年蔣先生乘坐的複製品。歲月悠悠,時過境遷,竹筏現在變成了湖面上的焦點,帶點歲月滄桑感的竹筏,將後慈湖幽靜的氛圍點綴得更加典雅,陽光下的後慈湖湖光粼粼、湖景婉約,讓人享受難得的寧靜。長腳隊於碼頭區短暫停留並完成團拍,導覽員便引導隊伍續循湖濱步道往五號辦公室、北管制門的方向行進。

續行,來到五號辦公室指標處,直行往北管制門,已不在遊園的動線規劃之內,導覽員說從北管制門方向再走過去,是可以銜接打鐵寮古道、白石山古道,長腳隊過去已陸續完成慈湖周邊的幾條登山路線及古道,加上今天的後慈湖園區,大溪三層地區的山區可算是踏踏實實的走透透了!隨著導覽員的動線引導,隊伍將腳步由水岸移向了位在山腰間的五號辦公室。循階往上,腰繞步道一路延伸,後慈湖園區保留五幢軍管時期建築物的原始風貌,並重現歷史的生態、蔣家的人文生活、複刻蔣家的居家生活空間,並規劃後慈湖生態館。

循徑快速通過五、四及三號辦公室,五號辦公室是展覽館併咖啡館的設計,四號辦公室則作為展示自然生態的生態館,三號辦公室為復刻展覽館,復刻了餐廳、書房及臥房。通過三號辦公室後,步道連續向下轉折,來到最接近碼頭區的二號辦公室,二號辦公室規劃為咖啡館,受不了暑氣的遊客紛紛進館吹冷氣、喝涼飲、吃冰棒降溫。長腳隊有一半的夥伴則走到碼頭區,或坐在岸邊吹著徐徐的清風,或倚在樹下納涼,吃著夥伴貼心準備的水果,感覺挺窩心!導覽員此時此地,留給團隊較多的時間歇腳、納涼、止渴,真感謝他的善意!

離開碼頭區,回程的路可以沿湖濱步道回頭往南管制門走,也可以再走到二號辦公室一旁的步道,續朝一號辦公室前進。二號辦公室與一號辦公室之間的這段步道有著景致最優雅的一段「肖楠步道」,也是回程走山路最菁華的路段,沒有上來走這一趟真的很可惜!往一號辦公室方向前進,一大片森林盡是肖楠,肖楠林的底層是一大片漂亮的白鶴蘭,行進時不禁大口呼吸著森林獨有的芬多精!步道盡頭即一號辦公室,辦公室裡面展示著蔣家的人文生活資料與相片。辦公室後方的階梯步道有個廢棄崗哨,一旁即為通往慈湖陵寢的秘境步道。

多年前曾與友人申請進入後慈湖園區參觀,回程便是經此秘境步道下山的,印象中必須穿過一條戰備隧道,最後行腳會抵達慈湖陵寢,並順道謁陵,不過這次活動因步道整修中,管制通行,回程須經由一早入園的南管制門出園,出園後一樣是循桃118產業道路返回百吉隧道北口廣場,再等待接駁專車載大家回慈湖停車場。所以,後慈湖園區的參觀,在隊伍一路走到一號辦公室,再從一旁秘境步道前的岔路走回湖濱步道時,便已踏上了歸程。今天長腳隊走訪曾是最高權力中心的後花園,青山綠水、湖光倒影、愜意寧謐,景緻自然天成,全程2.5小時,走起來舒服,是值得一遊的景點。

慈湖導覽服務站

於慈湖導覽服務站集合點名,再次確認參與活動的人數

後慈湖的全區導覽圖

於慈湖導覽服務站完成報到手續並繳交費用

登上前往後慈湖園區的桃園客運接駁專車,遊園梯次專屬的導覽員此刻也一併上車隨行

專車行駛至百吉隧道北口廣場的總督府古道入口區

在導覽員的引導下,一行人迅速地步上跨越隧道北口的木棧步階

來到百吉隧道北口廣場對向的桃118道路

經常參與長腳隊活動的夥伴應很熟悉附近的地形

熱門的百吉林蔭步道、後慈湖園區及頭寮山等等路線,都能由桃118產業道路開始起步

百吉林蔭步道前段約1.8公里的路線由於未管制車輛的通行,因此在狹隘的產業道路上,不時有人車爭道的景象上演著

由百吉隧道旁的桃118起步走,約15分鐘的腳程,來到後慈湖園區與百吉林蔭步道的彎道岔路口

後慈湖園區與百吉林蔭步道岔路口指標

順著桃118彎道右轉續行,便進入了百吉林蔭步道車輛管制的人行徒步區

彎道左彎處就是後慈湖園區的南管制門

後慈湖園區南管制門

出入園的管理規範十分嚴謹,行前未申請入園許可,即便人已至門口,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在導覽員的引導下,經南管制門管理員確認隊伍到場與實際申請入園人數無誤後始放行入園

循序進場

進場後需團進團出

進入後慈湖園區的行前安排是絕對必須的,不然來到這裡就只能走一走百吉林蔭步道了

通過南管制門,也有一面後慈湖的全區導覽圖

通過南管制門之後,循序進入園區即見一顆「秘境之南」巨石

由於稍早在桃118道路因人車併行腳步較急,導覽員此刻放緩了行進的步伐

導覽員讓大家輕鬆地跟隨其解說的節奏與動線,緩緩遊走於後慈湖園區

導覽員解說中

透過導覽員生動的解說,了解後慈湖園區豐富的植物、昆蟲、鳥類、蛙類等生態

仲夏時光、艷陽高照下,一路上仍是走得愉悅

構樹,樹皮為製作鈔票的原料之一,嫩葉是養鹿的飼料,所以又叫做鈔票樹、鹿仔樹

構樹分公母,公樹會開花、不結果,長條形的花束,母樹會結果,花是圓形的花球,成熟時,由綠轉成橘紅色

休息亭

進入後慈湖園區參觀,全程需步行約3.85公里

導覽員邊走邊解說沿途植物的生態

沿途設置植物的生態解說看板

四周秘境氛圍,讓人相當享受後慈湖的寧謐

步道沿途林木蓊鬱,行進間緩和不少暑氣

續行

輕鬆地緩步遊走於後慈湖園區

走起來不燠熱的綠蔭步道

野生芭蕉,食用時會吃到像芝麻一樣的籽

認真地聽導覽員解說

導覽員生動的解說滿足了隊友的好奇心

姑婆芋鮮豔的果食

五星花屬的繁星花

被導覽員稱為吃了會「再見了」的靈芝

沿途四處的毛毛蟲相當多

蜘蛛也不少

輕鬆的健行活動

跟隨導覽員的步伐與動線,緩緩地走向後慈湖

林相蓊鬱

來到了洞口步道與慈湖湖濱步道交接處

行經慈湖橋就進入了後慈湖湖濱步道

慈湖橋

慈湖橋民國51年建

循慈湖湖濱步道往後慈湖方向續行

台灣沙欏與筆筒樹生態解說

往後慈湖方向續行

沿途螢火蟲復育區的標誌

未來如果螢火蟲復育成功,園區不知是否會考慮開放夜間進場呢?

通過螢火蟲復育區,會看見步道右側有座大型的水泥建築物

原來是一座大型的沙濾池

沙濾池將慈湖的湖水過濾後,供應到前、後慈湖,甚至遠達頭寮地區

後慈湖舊稱龍過脈埤

過了沙濾池,來到「龍過脈」觀景點

「龍過脈」景點樁上有二位故總統的肖像

美麗的後慈湖翩然呈現眼前

新月形的後慈湖原名龍過脈埤

後慈湖的水源來自於白石山上

後慈湖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埤塘,提供大溪三層地區的農田灌溉用水

「龍過脈」平台賞景

「龍過脈」觀景亭

短暫停留「龍過脈」觀景平台

青山綠水

遠觀湖中的農田灌溉用水設施

後慈湖湖濱步道

站在樹蔭下賞景

短暫的停留拍照

短暫的停留後,續循湖濱步道前行

悠閒地徜徉在後慈湖的湖光山色中

快樂的長腳隊

後慈湖遍植櫻桃李梅等樹,冬天時園區裡會顯得更璀璨

寧謐的湖光山色

抬頭仰望盡是一片翠綠蓊鬱

湖濱四季變化更迭,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

四面環山的後慈湖,湖面比下游的前慈湖略小

後慈湖長年在軍事列管下,未受外界的干擾,得以保留完整的原始林相與自然生態環境

樹下乘涼

認真地聽著導覽員的植物生態解說

進來後慈湖的整個行程悠閒極了

慈湖的生態確實很自然

續行

俯拾即得的景致很吸引人的目光

後慈湖對外開放雖有入園人數總量限制的不便,但相對保護這一片曾經是元首級的世外桃源,長遠之計的考量,更能為後代子孫保留這處難能可貴的後花園

湖波盪漾

慢步慢行慢生活

緩緩走向下一個景點

來到「後慈湖之眼平台」景點

後慈湖之眼平台

「後慈湖之眼平台」解說牌

對面的小山丘倒映於水面上,形成眼眸一般的構圖,相當漂亮

「後慈湖之眼平台」是欣賞後慈湖湖景最寬水域的地點

「後慈湖之眼平台」的湖景往南或往東的視野最遼闊

對面山丘的稜線昔時曾是隘勇寮防禦線的延伸,如今則是山友往來的登山古道了

左側的邊坡上有一道長階可進入一片肖楠林區

續循湖濱步道緩步前進,循左側階梯往上,便是後慈湖園區至今仍保留完整的五幢辦公室

白樺木

蝴蝶紛飛的季節

隊伍前行來到了「碼頭區」

湖上放置了一艘竹筏,早期往來大溪復興地區,陸路交通不便,蔣介石先生遂乘坐竹筏遊大漢溪,竹筏為仿當年蔣先生乘坐的複製品

碼頭觀景平台

一旁就是最接近碼頭區的二號辦公室所規劃經營的咖啡館

直挺的白樺樹,白樺樹是球棒主要使用的樹材

瞬間抓住的鏡頭,背影也是另一種美拍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後慈湖漂亮極了

陽光下的後慈湖湖光粼粼

湖景婉約,讓人享受難得的寧靜

「碼頭區」景點樁

碼頭岸邊有一座鐫刻「後慈湖」字樣的大石頭

大石頭前後二面都刻有後慈湖字樣

碼頭區的景色讓人忍不住停下了腳步

排排坐的帥哥

恣意的時光

樹下乘涼、賞風景

團拍準備中...

團拍準備中...

團拍...

取美景、擺pose

陽光下,整齊成排的椰子樹,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完成團拍後,導覽員便引導隊伍續循湖濱步道往五號辦公室

湖濱步道續行

寧謐婉約的湖景

循湖濱步道往五號辦公室、北管制門的方向行進

往五號辦公室、北管制門的指標

白頭婆(澤蘭屬)是蝴蝶最愛的蜜源植物

也有人把白頭婆叫作六月雪

續行,來到五號辦公室指標處

直行往北管制門,已不在遊園的動線規劃之內,從北管制門方向再走過去,可接打鐵寮古道、白石山古道

隨著導覽員的動線引導,隊伍將腳步由水岸移向了位在山腰間的五號辦公室

循階往上

毛毛蟲真的粉多

毛毛蟲不只是粉多,而且還不同品種

嚇一大跳!原來是裝飾物的甲蟲啦

當然,這隻獨角仙也是裝飾品之一

行經五號辦公室前

五號辦公室是展覽館併咖啡館的設計

腰繞步道一路延伸

園區保留五幢軍管時期的建築物,並重現歷史的生態、蔣家的人文生活、複刻蔣家的居家生活空間,並規劃後慈湖生態館

四號辦公室則作為展示自然生態的生態館

自然生態館裡的影像解說區

展場

採透明的採光玻璃格局

也可以坐在室內休息

離開四號辦公室

回拍可愛的長腳夥伴

來到三號辦公室,三號辦公室為復刻展覽館,復刻了餐廳、書房及臥房,不過打從門前過,未入內參觀了

循徑快速通過了五、四及三號辦公室

通過三號辦公室後,繼續往最接近碼頭區的二號辦公室推進

步道連續向下轉折

轉折向下續行

往下走一段連續階梯

前面就是二號辦公室了

隊伍進入最接近碼頭區的二號辦公室外的平台區

二號辦公室規劃為咖啡館

受不了暑氣的遊客紛紛進館吹冷氣、喝涼飲、吃冰棒降溫

一部分夥伴留在咖啡館吃冰降溫

來到湖濱步道上會看見咖啡館的招牌

長腳隊有一半的夥伴則走到碼頭區

走到碼頭區欣賞後慈湖的湖光山色

竹筏解說牌

碼頭區的後慈湖地標

一體二面的石頭上均刻有後慈湖的字樣

有些人在咖啡館納涼,有些人則坐在樹下乘涼

碼頭區的優閒時刻

湖畔看天然的景色,很舒服的享受

透過後慈湖全區導覽圖的說明,可以很清楚的透視自己所在位置

二號辦公室解說牌,二號辦公室擁有最佳面湖視野,可盡覽後慈湖的水色天光

導覽員此時此地,留給團隊較多的時間歇腳、納涼、止渴,真感謝他的善意

吃著夥伴貼心準備的水果,感覺挺窩心

今天後慈湖輕鬆的行程,有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fu...

後慈湖的水色天光,似乎讓人有把紙上的美景抓到眼前的感覺

觀景平台區欣賞麗景

倚在樹下納涼

優閒的時光...

也來自拍一張...

坐在岸邊吹著徐徐的清風

離開碼頭區,回程由二號辦公室一旁的步道朝一號辦公室前進

二號辦公室與一號辦公室之間的這段步道有著景致最優雅的一段「肖楠步道」

典雅的白鶴蘭

注意到了嗎?白鶴蘭的花朵像小人偶一樣可愛

肖楠林的底層是一大片漂亮的白鶴蘭

「肖楠步道」是回程走山路最菁華的路段,沒有上來走這一趟真的很可惜

這一條筆直的步道盡頭是管制不開放的區域

在一片純白的白鶴蘭之間紫,紅色的蝦脊蘭相當搶眼

美麗優雅的一段「肖楠步道」

步道盡頭即一號辦公室

一號辦公室裡面展示著蔣家的人文生活資料與相片

隔著玻璃窗,窺見一號辦公室裡的展示品

步道續行

來到步道盡頭岔路口

一號辦公室後方的階梯步道有個廢棄崗哨

步道盡頭岔路口的一端是通往慈湖陵寢的秘境步道,這次活動因碰上步道整修中,管制通行

另一端通往湖濱步道

如果由秘境步道下山,必須穿過一條戰備隧道,最後抵達慈湖陵寢,可順道謁陵,不過因步道整修中,管制通行,回程須經由一早入園的南管制門出園

回程再欣賞一次後慈湖

湖濱四季變化不同,可以在不同季節再訪後慈湖

後慈湖園區的參觀,在隊伍一路走到一號辦公室,再從一旁秘境步道前的岔路走回湖濱步道時,便已踏上了歸程

回到「龍過脈」觀景平台

通過「龍過脈」,繼續往出口方向走

經過沙濾池旁,快速朝南管制門方向走

步出南管制門

南管制門出園後,續循桃118產業道路返回百吉隧道北口廣場

往百吉隧道北口廣場方向前進

回程的心情相當愉悅,應該是說今天全程走得舒暢無比

循桃118產業道路原路下山

回程採購農產品

狹窄的產業道路上,只有少部分空間可供停車

採買愉快

回到桃118產業道路口,準備到對向站牌下候車,建議還是走木棧步道最安全

木棧步道是今天最後一段路程了

來到百吉隧道北口廣場

快到了,行程已近尾聲

百吉隧道北口廣場指標

後慈湖園區,青山綠水、湖光倒影、愜意寧謐,景緻自然天成,全程2.5小時,走起來舒服

回到接駁專車候車處

有很多線公車也可以抵達喔

接駁專車來了

上車囉!準備回慈湖停車場了...

回頭再看一眼百吉隧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