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深坑茶山古道.林家草厝 20201213

近期難得的放晴日,長腳登山隊週日的例行活動探訪了深坑炮子崙聚落的茶山古道,茶山古道係早期往來深坑炮子崙聚落及木柵草湳之間的捷徑,產業道路開通後,古道交通往來的功能式微,不過由於茶山古道上擁有具農村文化及建築特色的百年草厝,近幾年更是在郊山野行風潮的推波助瀾下,吸引不少喜歡懷舊的遊客利用踏青健行之便,上山親近在現代文明中已難得一見的草厝風華。農村風光、古厝建築、茶園飄香及手作步道,在正掀起尋找先民走過的路的風潮之下,茶山古道正是讓我們發現台灣另一種面貌之美的知性旅程。

隊伍循炮子崙產業道路抵達炮子崙聚落的新北市希望市集的小攤前,茶山古道林家草厝的登山口就在假日農夫市集小攤旁,小攤上擺著新鮮蔬菜及草仔粿,有些人會利用出發前的空檔採買,因通常回程時小攤販售的農產品便寥寥無幾,所以要買要快,不能猶豫。小攤前的指標有二,左往茶山古道、右往林家草厝,二條路線都能行經茶山古道抵達林家草厝,只不過在登山口附近行走的農村巷道略有不同,不過小攤女主人提醒左線因部份路段施工中,建議行走右線,因此隊伍便無遲疑地循著林家草厝的方向開始進入今天的古道行。

循林家草厝指標前進,走過一段水泥步道不遠後,再繞過阿柔里第六鄰鄰長的炮子崙生態茶驛站,登山口開始的二條路線便轉合而為一,隊伍續循農田旁的石階上行,行走在蓊鬱的林蔭樹下,水泥步道有不銹鋼欄杆圍護著,平緩的水泥步道銜接緩緩上升的水泥階,階梯的盡頭進入了手作步道,手作步道上的石頭羅列整齊,並以原木擋泥的土階一階階往上爬升,古樸的石階、整齊排列的石頭路與泥土路就這麼交錯著形成一條清晰明朗的山徑,先民走過的路,如今依然是綠蔭蓊鬱的山林,也成了古道風潮中的另一股秘徑的風潮。

2016年的新北市登山節曾以「親山.輕旅行」為主題,並由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先生透過登山健行、步道生態與歷史文化導覽的方式,在炮子崙聚落舉辦友善農業與生態的一系列活動,與會的人與志工及農戶們共同打造、翻修手作步道,並體驗梯田及茶園風光,透過活動參與,結合步道導覽及特色,體驗不一樣的登山樂趣。前往林家草厝途中,隊伍遇左岔路通往王軍寮,岔路口設有木椅可供歇憩,腳步停留之際,可觀察到古道路面以手作鋪墊的石頭及土階的陳列,都是透過自然生態工法維護,使得古道仍維持著樸質、自然、不違和的原始樣貌。

隊伍於岔路處小歇片刻後循古道繼續往林家草厝進行,古道緩緩爬升,冬季氣溫涼爽,極適合行走在四周都被樹林環抱的古道上,過去長腳隊曾於夏季造訪茶山古道,沿途悶熱的氣溫讓大家吃盡了苦頭,這一回涼爽的氣候,走得舒服極了。循徑繼續上行,通過古道上一面炮子崙登山步道路線圖後不遠,遇右側由猴山岳會合過來的山徑,於岔路口拍照記錄後便循徑往林家草厝方向續行。通過往猴山岳岔路後不久,步道開始進入了農墾區,穿過田間小路、行過一畦一畦的農田,走向樹叢後方的林家草厝。

踩過樹林間的石階,轉個小彎,在一片歲月靜好的田野之間,有一幢陪伴著往來炮子崙及草湳之間的人們在深山裡渡過百年歲月的林家草厝,草厝仍維持著農村最原始樸質的建築特色,以茅草為頂、土埆為牆,傳統鼎灶、鑿石為容器、柴木為薪火,相較閩式磚瓦建築更具備強烈的建築特色。離開草厝,一行人朝著搭建在草厝後方的茶園一旁的茶棚休息站走去,林家草厝主人平常以種茶營生,登山客喝了茶園主人貼心準備的熱茶的同時,也可順便消費一下自產自銷的茶葉。長腳隊於茶棚喊歇,稍後將循茶園旁的山徑登上往來猴山岳及二格山之間的鞍部。

茶棚下小歇片刻,走累了想休息的人可原地停留等待稍後前往鞍部的夥伴返回後同行下山。於是一行人再度起身,朝著一片綠油油的茶園之間的土徑走了過去,也開始了另一段在原本規劃路線之外的小插曲。隊伍順著茶園的土徑往鞍部方向進行,林家草厝與鞍部相距不到三百公尺,來回約20分鐘,不過長腳隊因錯過從茶園進入鞍部路線的登山口,演變成走進一段未知的陡徑,在傳統原始的山徑中奮力爬行。隊伍初始沿著茶園旁的小路進入傳統山徑,往來的路人稀少,石頭及泥土相互交錯的傳統山徑,路徑既原始又潮濕,一路陡上,行進間已察覺路徑似乎已偏離原本預計至鞍部的路徑了。

雖已察覺偏離原本預計至鞍部的路徑,但判斷登稜之後仍能修正路線,因此仍一路往上爬,而原本單程十幾分鐘即可抵達鞍部的路程,在又陡、又濕、又滑的經過二十多分鐘的努力,終於喘吁吁的登上了猴山岳登山步道的稜線,登稜後右轉循稜續行往猴山岳,左轉往下可至既定行程的鞍部。回顧稍早,原來一行人方才爬得辛苦無比的陡徑,也算是由林家草厝前往猴山岳的另一道捷徑,陡徑可以不須經鞍部即可循猴山岳登山步道的稜線直接走向猴山岳主峰,而隊伍原本打算鞍部來回輕鬆走的安排,卻誤打誤撞演變成走了一趟小圈圈的環狀路線。

登稜之後,隊伍左轉循稜朝鞍部方向往下續行,約7、8分鐘左右,抵達了往來猴山岳與二格山之間的鞍部,鞍部的這個十字路口除了是往來猴山岳與二格山的中繼點,也是深坑炮子崙、草厝與木柵草湳大榕樹之間往來的中途駐腳處,此行隊伍以鞍部作為行程的目的地,在鞍部完成團拍後,接著便由鞍部往草厝的路線直接下行,由鞍部回草厝的路線雖然原始,但路線相較稍早登稜路線趨緩許多,枕階、錯落石頭、青苔覆蓋的山徑、潮濕的環境形成低海拔山區蓬勃發展的森林樣貌,此一典型郊徑早已是經常往來木柵與深坑之間郊山野行的山友們最喜愛的路線。

下山的途中有一處石頭厝遺址,是往來古道之間看到的另一個文明遺跡,不久隊伍由樹林中步出、回到茶園區,回頭仔細再端倪了一次登山口,這一回已將登山口的位置謹記在心了,有機會再來茶山古道時,應當不致再誤打誤撞出一段耗費體力的路程了。長腳隊大約耗時一個小時自草厝與鞍部之間往返,與留在草厝茶棚休息的夥伴會合後,一行人準備結伴下山了!回程再次行走有著人文與故事的茶山古道,手作步道上充滿著人們對待古道的熱情與人情味,此行一路遊走在深山田野與古樸山徑之間,嗅聞著茶葉的飄香,我們再次完美演繹了一趟屬於長腳隊的快樂行腳!

出發前先端詳一下茶山步道導覽圖

長腳隊驅車循炮子崙產業道路行駛,直抵炮子崙聚落的假日農夫市集前停車集合

新北市希望市集小攤採自助式方式購物

桌上販售著農家自製自種的農產品及蔬菜

茶山古道林家草厝的登山口就在假日農夫市集小攤旁,小攤上擺著新鮮蔬菜及草仔粿,有些人會利用出發前的空檔採買,因通常回程時小攤販售的農產品便寥寥無幾,所以要買要快,不能猶豫

小攤前的指標有二,左往茶山古道、右往林家草厝,二條路線都能行經茶山古道抵達林家草厝,只不過在登山口附近行走的農村巷道略有不同

小攤女主人提醒左線因部份路段施工中,建議行走右線

隊伍無遲疑地循著林家草厝的方向開始進入今天的古道行

循林家草厝指標前進

走了一段水泥步道

繞過阿柔里第六鄰鄰長的炮子崙生態茶驛站

登山口開始的二條路線合而為一後,續循農田旁的石階上行

行走在蓊鬱的林蔭樹下

水泥步道有不銹鋼欄杆圍護著,平緩的水泥步道銜接緩緩上升的水泥階

階梯的盡頭進入了手作步道

手作步道上的石頭羅列整齊,並以原木擋泥的土階一階階往上爬升

腳步暫緩

循階往上續行

來到岔路口

岔路口設有木椅可供歇憩

左岔路通往王軍寮

往王軍寮的山徑清晰

陸續抵達岔路口

暫歇

古道路面以手作鋪墊的石頭及原木土階陳列,都是透過自然生態工法維護,使得古道仍維持著樸質、自然、不違和的原始樣貌

行走在蓊鬱的林蔭樹下

循古道繼續往林家草厝進行

行經竹林區

古道緩緩爬升

冬季氣溫涼爽,極適合行走在四周都被樹林環抱的古道上

過去長腳隊曾於夏季造訪茶山古道,沿途悶熱的氣溫讓大家吃盡了苦頭,這一回涼爽的氣候,走得舒服極了

通過古道上一面炮子崙登山步道路線圖

續行

2016年的新北市登山節曾以「親山.輕旅行」為主題,並由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先生透過登山健行、步道生態與歷史文化導覽的方式,在炮子崙聚落舉辦友善農業與生態的一系列活動,與會的人與志工及農戶們共同打造、翻修手作步道,並體驗梯田及茶園風光,透過活動參與,結合步道導覽及特色,體驗不一樣的登山樂趣

手作步道上的石頭羅列整齊,並以原木擋泥的土階一階階往上爬升,古樸的石階、整齊排列的石頭路與泥土路就這麼交錯著形成一條清晰明朗的山徑,先民走過的路,如今依然是綠蔭蓊鬱的山林,也成了古道風潮中的另一股秘徑的風潮

通過炮子崙登山步道路線圖後不遠,遇右側由猴山岳會合過來的山徑

茶山古道與通往猴山岳山徑岔路口

由猴山岳會合過來的山徑

回拍岔路口

岔路口拍照記錄後便循徑往林家草厝方向續行

步道趨緩

通過木板橋

開始進入農作物開墾區

古道沿途原始天然

階梯上來後即將進入農墾區

步道開始進入了農墾區,穿過田間小路、行過一畦一畦的農田,走向樹叢後方的林家草厝

踩過樹林間的石階

轉個小彎,走進一片歲月靜好的田野間

剛翻過土的農田

眼前的這一大片田園,都是林家草厝主人的耕田

走進了猶似深山中一塊淨土的田園之中

往草厝方向續行

大石頭後面就是林家草厝

一幢陪伴著往來炮子崙及草湳之間的人們在深山裡渡過百年歲月的林家草厝

草厝仍維持著農村最原始樸質的建築特色,以茅草為頂、土埆為牆,

傳統鼎灶、鑿石為容器、柴木為薪火

林家草厝以茅草為頂、土埆為牆,傳統鼎灶、鑿石為容器、柴木為薪火

林家草厝相較閩式磚瓦建築更具備強烈的建築特色

由茶棚方位回拍草厝

離開草厝,朝著搭建在草厝後方的茶園一旁的茶棚休息站走去

茶棚休息站

林家草厝主人平常以種茶營生,登山客喝了茶園主人貼心準備的熱茶的同時,也可順便消費一下自產自銷的茶葉

一行人再度起身,朝著一片綠油油的茶園之間的土徑走了過去

走累了想休息的人可原地停留等待稍後前往鞍部的夥伴返回後同行下山

大樹下的石頭公

走進了綠油油的茶園之間的土徑,開始了一段在原本規劃路線之外的小插曲(正確的登山口在竹叢與樹叢之間的小徑)

錯入登山口了,演變成走進一段未知的陡徑,

隊伍順著茶園的土徑往鞍部方向進行(此時尚以為是走在前往鞍部的正常路線上)

錯過從茶園進入鞍部路線的登山口,演變成走進一段未知的陡徑,在傳統原始的山徑中奮力爬行

陡徑一路往上

路跡其實還蠻明顯的,只是已經開始懷疑登鞍部的路不應該這麼陡的

沿著茶園旁的小路進入傳統山徑,往來的路人稀少

石頭及泥土相互交錯的傳統山徑,路徑既原始又潮濕

一路陡上

行進間已察覺路徑似乎已偏離原本預計至鞍部的路徑了

雖已察覺偏離原本預計至鞍部的路徑,但判斷登稜之後仍能修正路線

路徑雖已偏離但仍一路努力地朝上爬

開闊處停一腳步來喘口氣

落差大的地方奮力一爬

總算看到了一只登山隊的布條

原本單程十幾分鐘即可抵達鞍部的路程,在又陡、又濕、又滑的經過二十多分鐘的努力,終於喘吁吁的登上了猴山岳登山步道的稜線

登猴山岳登山步道的稜線,登稜後右轉循稜續行往猴山岳

往鞍部必須朝南天宮方向走

登稜後左轉往下可至原定行程的鞍部

循稜往下走向鞍部

猴山岳登山步道是大台北郊山群中熱門的登山步道

回顧稍早,原來一行人方才爬得辛苦無比的陡徑,也算是由林家草厝前往猴山岳的另一道捷徑,陡徑可以不須經鞍部即可循猴山岳登山步道的稜線直接走向猴山岳主峰

循稜朝鞍部方向往下續行,約7、8分鐘左右,抵達了往來猴山岳與二格山之間的鞍部

鞍部的這個十字路口除了是往來猴山岳與二格山的中繼點,也是深坑炮子崙、草厝與木柵草湳大榕樹之間往來的中途駐腳處

此行以鞍部作為行程的目的地,稍後轉循往草厝的路線直接下行

林家草厝與鞍部相距不到三百公尺,來回約20分鐘,不過長腳隊因走錯登山口而多費了30分鐘

回拍猴山岳登山步道

鞍部有設椅子可歇歇腳

鞍部團拍

鞍部完成團拍後,接著便由鞍部往草厝的路線直接下行

山徑略濕滑,下山小心的走

由鞍部回草厝的路線雖然原始,但路線相較稍早登稜路線趨緩許多

枕階、錯落石頭、青苔覆蓋的山徑、潮濕的環境形成低海拔山區蓬勃發展的森林樣貌,此一典型郊徑早已是經常往來木柵與深坑之間郊山野行的山友們最喜愛的路線

下山的途中有一處石頭厝遺址

石頭厝遺址是往來古道之間的另一個文明遺跡

隊伍由樹林中步出

回到茶園區,回頭仔細再端倪了一次登山口

再仔細看了一次登山口恣意暢快且輕鬆的茶山古道之旅這一回已將登山口的位置謹記在心了,有機會再來茶山古道時,應當不致再誤打誤撞出一段耗費體力的路程了

返回草厝茶棚區

與留在草厝茶棚休息的夥伴會合後,一行人準備結伴下山了

回程,輕鬆愉快的茶山古道之旅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已經少有機會看到稻草堆了

回程再次行走有著人文與故事的茶山古道

此行一路遊走在深山田野與古樸山徑之間,嗅聞著茶葉的飄香

茶山古道係早期往來深坑炮子崙聚落及木柵草湳之間的捷徑

產業道路開通後,古道交通往來的功能式微,目前只剩下健行踏青的作用了

茶山古道上擁有具農村文化及建築特色的百年草厝,在郊山野行風潮下,吸引不少喜歡懷舊的遊客利用踏青健行之便,上山親近在現代文明中已難得一見的草厝風華

自然生態工法的古道,維持著樸質、自然的原始樣貌

回程腳步流暢不曾停歇

回到有不銹鋼欄杆圍護著的路段了

遇見小溪溝,順便洗洗鞋子上的泥濘

步道沿途環境的生態豐富

來到山下的聚落附近

回程最後一段走「茶山古道」指標方向的小徑下山

沿民宅旁石階下行

順著岩板路往下續行

沿途沒有指標,不過順著階梯下行便可返回古道入口區

仔細看看,左側有一面茶山古道的指標

回程,逆著「茶山古道」的方向指標走

回到古道入口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