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青龍嶺步道.大棟山步道連走 20221106

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桃園市龜山區交界處的大棟山為北部知名郊山,名列台灣小百岳#016,為林口台地稜脈的第一峰,長腳登山隊已有多次經由不同路線、不同登山口登上大棟山的體驗,此行安排由樹林區的南寮福德宮起登,經青龍嶺步道抵達青德宮後,續循光明產業道路進入前往大棟山三角點的大棟山縱走路徑,南寮福德宮至青龍嶺約2.1公里、青龍嶺至大棟山約2.9公里,沿途多處可欣賞樹林、三峽、鶯歌、土城、林口與龜山的風光。

隊伍於南寮福德宮停車場集合,建廟於1974年的南寮福德宮是樹林區最大的土地公廟,過去長腳隊曾由南寮福德宮行經大同山步道登上青龍嶺,不過長腳隊這一次登青龍嶺的路徑係由保安街二段45巷的青龍嶺步道登山口起登,循此徑登青龍嶺未通過大同山的基石點,回程由大棟山步道下來時,若想走有別於青龍嶺步道的路徑,或可擇大同山步道、櫻花林步道的路線返回南寮福德宮,只是今日回程時在領隊的引導下,走平緩的光明產業道路下山,竟完美地避開了大同山步道。

隊伍由南寮福德宮停車場出發,由保安街二段往二段45巷的方向進行。來到彎道處,循右側邊坡的一道階梯往上爬行,取截彎取直的模式,直接爬上了保安街二段45巷的大同山瞭望休息涼亭。涼亭遠眺,除了一覽樹林、新莊、板橋等地景,也能欣賞高鐵列車往來穿梭的景致。攬勝後進入大同山休閑茶坊旁的小巷中,接著通過大同福德宮後,便開始進入前往青龍嶺的山徑,山徑的入口左右兩側分別立有大同山步道導覽圖及方向指標木樁。

概略瀏覽過大同山步道導覽圖,今日行走的路線係大同山登山步道系統的青龍嶺步道,步道長約1.8公里,其間約有1.3公里係於2006年12月重新整修竣工,為私人土地無償提供大眾休閒,地主的無私令人感佩!青龍嶺步道的沿途以水泥步道或步階鋪陳,每爬行一段連續階梯後就會銜接一段能緩緩氣的平緩步道,走動起來容易許多。一行人走進緩緩爬升的青龍嶺步道,在綠蔭蓊鬱的步道沿途有一些小空地上,會看見由山友或早覺會搭建的休息亭或涼棚。

青龍嶺位於大同山的西北稜上,往嶺頂的途中,因有看似睡龍伏臥的景觀而得名。隊伍續行,遇岔路左轉往大同山步道、右轉往青龍嶺,循右往青龍嶺山頂進行。步道在通過一處名為善心亭的簡易涼棚後,來到直行爬升的水泥石階與右轉行走傳統泥土山徑的岔路處,二條路線於稍後會再次會合,水泥鋪陳的步道走起來雖然硬梆梆的,但相較符合多數遊客的安全需求,而長腳隊則是選擇慣走的傳統泥土山路做為接下來要登上青龍嶺三角點的途徑。

前進青龍嶺頂的途間,腰繞山徑路跡清晰明顯、坡緩易行,沿途有一些私人土地以鐵網或鐵皮隔開,開闊處可遠眺山下的城區建築。行走於傳統的泥土山徑約莫一刻鐘的光景,土徑與水泥步階再次銜接,不久,循階走進了青德宮週邊最熱鬧的假日市集區域。接下來循徑開始尋找青龍嶺三角點的位置,從通訊塔旁的階梯上行,繞過鐵皮圍籬、穿過雨棚後循階往上,再從水塔旁繞過後便看見一豁然開朗的空地,這裡便是青龍嶺的高處,也是三角點的所在處。

青龍嶺(H256m),No.253004台北縣政府三角點,山嶺的稜線位處新北市與桃園市交界,由山頂可俯視樹林、新莊的景貌,往下瞭望,有開闊的視野、美麗的景致,也是欣賞夜景的絕佳地點。青龍嶺頂拍照記錄後,隨即步下嶺頂、穿過熱鬧的青德宮廣場的市集區後,將腳步移向接下來要進行的大棟山登山步道。循著光明產業道路往大棟山的方向進行,進入大棟山步道有好幾個登山口,選擇距青德宮最近的一個登山口進入山徑,登山口設有路線導覽圖與方向里程樁可參考。

有別於人工化水泥設施的青龍嶺步道,大棟山步道除了在臨近青龍亭的前後有一段鋪墊花崗岩階以外,其餘路段幾乎都是穿梭在林間的傳統泥土山徑、枕階或就地取材的石階,山徑或腰繞、或翻越過丘地,依山勢而上下起落,步道沿途林相清幽、翠綠蓊鬱,沿途方向指標清楚,還有幾條由光明產業道路不同的登山口匯入的小徑,整個行進的動線十分的流暢。循緩坡續行,通過簡易涼棚的迴音亭不遠處,左側邊坡上有一小徑可登上大青坑崙,隊伍續循步道主線進行。

循稜續行,來到鎮遠山(海拔約360m)所在的休憩涼棚區暫歇,此地為稜徑上的一塊寬敞的空地,樹葉間隙中有一個可瞭望到觀音山系、陽明山系及稍後要前往的大棟山主峰的觀景視窗。於鎮遠山小歇時刻,隊伍考量前往大棟山三角點還有一公里多的路程,估算會趕不及回程用餐的預訂時間,因此決定今日的行腳要止於鎮遠山,接下來要準備往回程走了!不過最後結論,還是有八位夥伴決定要加快腳步、再趕一些路,繼續循大棟山縱走步道努力的奔一奔了!

通過鎮遠山後,接下來的山徑有不少是需要花體力的上坡階梯,急忙趕路下相對耗氧,開始爬得有一些喘了!於是調整呼吸、配合腳步,總算勉強跟上隊伍的速度。循步道續行,通過一座鐫刻「秋壇山」字樣的三角錐狀的石碑後不遠,步道與關公嶺(基北步道)上來的路線交會,來到這個地點,總算是連結起往來大棟山時曾經走過的路線了!2020年5月10日長腳隊的行腳便是自北天宮起登,經基北步道進入這處岔路後,匯入大棟山縱走路線後續行而登上大棟山頂。

大棟山又稱龜崙山或橫坑仔山,因海拔高度405m,有405高地之稱,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及一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若由這一處岔路口再往大棟山頂的方向走,僅約460m即可登頂,但礙於回程與隊友會合的時間壓力,今天在大棟山縱走的行腳勢必得止於這裡了!於是一行人不再遲疑,隨即回頭轉向、朝著下山的方向進行。下山的步伐相形俐落流暢,通過秋壇山、鎮遠山,一行人快步於林貌天然的大棟山步道之間。回程來到距青龍嶺約一公里處遇岔路,隊伍轉向了岔路,要步出大棟山步道、改走產業道路了。

轉岔路出步道,大棟山步道出來後往下走,行經光明產業道路彎道轉角上的龜山大同山福德宮,隊伍接下來打算循著光明產業道路下行到南寮福德宮,大同山福德宮與南寮福德宮倆地相距約2.7公里,秋末冬初涼爽的天氣裡,沿著產業道路走向南寮福德宮的腳步倒是輕鬆自在。一直以來,往來青龍嶺、大棟山或大同山步道的遊客絡繹不絕,有機會可以進入山區,隨著四時變化,無論賞蝶、賞櫻、賞桐、賞芒或賞楓,體驗不同的風情與畫面,或白日登山健行、或夜裡觀星覽景,可盡賞樹林、三峽、鶯歌、土城、林口與龜山的美好風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