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洞越嶺步道.樟湖步道.待老坑山 20230212

長腳登山隊這個週日的行腳來到新店北宜公路14.5K轉進銀河路,抵達銀河路1.2K的銀河洞越嶺步道登山口集合,網美對銀河洞瀑布的仙氣極推薦,銀河洞是熱門的打卡景點,不過欲欣賞具仙靈之美的銀河洞,必須先爬過一段大約250m的陡階,才能欣賞銀河洞瀑布的仙氣及銀河洞的靈氣。抵達銀河洞後可循越嶺步道繼續上行,抵達鞍部後,還可以續循樟樹樟湖環狀步道往待老坑山或貓空纜車站,或沿貓空步道群繼續走訪貓空各處景點。

銀河洞位於越嶺步道的半山腰間,是一處天然的岩壁洞穴,其上游為楣子寮溪,溪水流經銀河洞時遇聳壁凌空而下,形成飛瀑。銀河洞於西元1912年被發現,後於洞旁建呂洞賓廟,廟旁飛瀑如絹,形成特殊景觀,使得銀河洞越嶺步道被稱之為最有仙氣的步道。銀河洞有一個充滿傳奇的歷史故事,日治初期, 抗日英雄陳秋菊曾利用銀河洞的天險,與日軍周旋,憑藉地利,日軍一直無法攻克,最後採安撫招降策略,方使得陳秋菊放棄抗日行動。

在瀏覽過登山口的銀河洞越嶺步道導覽圖後一行人隨即循步階進行,舖列整齊的石階一階接著一階的陡升,至瀑布區的沿途均設有護欄,沿著石階埋頭往上盤行,僅約10分鐘光景便抵達與登山口相距約250m的銀河洞瀑布觀景平台。在觀景平台賞瀑後,循階進入銀河洞內,銀河洞係內凹的山壁所形成的山洞,洞內奉祀的主神為呂洞賓,岩壁的上方題有「別有洞天」字樣,通過沿著山洞與飛瀑而築的階梯上行,最裡面供奉著一尊呂仙祖塑像。

短暫逗留銀河洞,感受著仙洞的「仙氣」,周邊充斥著讓人舒暢的芬多精,瀑布流量雖不磅礴,不過涓細的飛瀑揚起的水霧則更顯得夢幻空靈,難怪網紅們那麼地喜歡銀河洞的氛圍。步下銀河洞,繼續循越嶺步道往上爬行,官方規劃的銀河洞越嶺步道始於銀河路登山口、終於待老坑山,步道於鞍部十字路口銜接樟湖歩道,往待老坑山的路徑已屬樟湖歩道,步道長約2.5K。由登山口出發,前段約600m大都是石階與枕木土階交錯的陡坡,直至來到往四面頭山岔路口時,步道始趨緩。

通過水泥橋,橋下的小溪就是楣子寮溪,溪旁有竹林及鐵皮屋,再往前走沒多遠,右側出現小岔路通往土地公廟,先轉進土地公廟拍照,記錄後隨即返回步道續行。接下來的路徑平緩許多,續行,與土地公廟約距5分鐘的腳程遇一Y岔路,左下往銀河路2K處,約距160m,右上往貓空纜車站,約距1395m、往待老坑山,約距1415m。隊伍於Y岔路的空地上小歇,接下來要朝待老坑山的方向續行,回程走返此岔路時,準備循左下往銀河路2K的路線下山。

歇後續循步階上行,腰繞的山徑平緩易行,走在蔥鬱的綠景中暢意十足。步道途中有小岔路通往銀河路,隊伍續沿步道主線進行。腰繞至鞍部的途中遇一民宅,民宅前植有幾株櫻花,前面的坡地上有一畦小池,遠眺山頭間雲霧裊裊,景緻之優美,彷彿世外桃源。通過民宅後,步道逐漸進入茶園區,步道亦開始進入貓空山區。續行來到了距銀河洞瀑布約1公里時遇左岔,可循左岔的石階下行,返回銀河路、完成銀河洞越嶺步道的環狀路線。

通過左岔路口,順著步道一個大右彎後,來到了鞍部十字路口,越嶺而過,往下循階續行,可通往指南路三段38巷,而橫向的步道係樟樹樟湖環狀步道系統,右往貓空纜車站、左往待老坑山、優人神鼓,長腳隊循左往待老坑山進行。前往待老坑山的這一段路徑屬樟湖步道,樟湖步道為早期聯外的保甲路,路徑四通八達。往北接指南茶路往來指南國小、或走樟山寺步道往來政大後山,往南則接隊伍今日所走的銀河洞越嶺步道往來新店,步道中途有岔路,分別通往待老坑山、鵝角格山或優人神鼓。

樟湖步道位於貓空樟湖地區的南側,大多走在文山與新店兩地交界的待老坑山和鵝角格山的稜線上,路徑平緩,走起來輕鬆,沿途林蔭蓊鬱,步道處處可見翠綠的鐵觀音茶園,具茶文化與天然景致之美,是貓空知名的休閒步道。在樟湖步道的附近,規劃有一條與其平行的樟樹步道,同樣平緩好走,樟湖步道以音律廊道為主題,體驗多元音律的特色;樟樹步道則以農家生活及古樸的農村風情為特色,兩條步道連成一道環狀的親子步道,連走起來既輕鬆又有踏青之趣。

隊伍循著以石板及碎石礫舖列的樟湖步道往待老坑山的方向進行,樟湖步道因緊臨優人神鼓的表演場地,步道以多元音律主題,營造出貓空的音律廊道。除了路線導覽圖以可愛迎賓貓為飾外,沿線設置森之琴主題的鋼琴意象座椅、祈福編鐘、品竹椅、雨盤、聆風亭、舌狀鼓、風之木鈴等與音律相關之裝置,都是想讓民眾在踏青健行的同時,也能有音律的意識體驗。行走在樟湖步道上,因著形形色色的音律裝置,使得腳步的跨越愈加顯得輕快,郊山也似乎更容易親近了。

樟湖步道行進途中遇岔可往樟山寺的樟山寺步道,樟湖步道、樟山寺步道與三玄宮步道相銜接,三條路線連走又稱為指南茶路親山步道,時間較長,適合體力較佳的健行者。樟湖步道沿途的方向樁、路程指標及生態解說牌等設施完善,不過來到樟湖步道瓦厝支線的岔路口,路旁的路線導覽圖與指標樁的方向標示相反,要留意不要走錯方向。通過瓦厝支線岔路口,循步道朝待老坑山續行,不久,行經通往優人神鼓山上劇場岔路,對優人神鼓山上劇場感到興趣的人,可以利用待老坑山的回程前往參觀。

循步道續朝待老坑山行進,距山頂約65m的位置再遇岔路,右岔通往杏花開得正盛的杏花林,不過有回程時間的考量,遂放棄續游杏花林,僅在通往幸杏花林的山坡上欣賞了零星幾株櫻花與杏花,不過站在開闊處遠眺風景怡人的台北盆地,是視覺上的一大享受。欣賞一會兒的風景之後,續循山坡間的登山布條往上爬行,穿過一小段傳統的山徑,步出小徑,來到待老坑山的基石位置。待老坑山又名德高嶺,海拔高度382公尺,山頂有No.1095三等三角點基石一顆。

待老坑山係二格山系西伸主稜上的最高峰,是二格山列縱走的必經之路,曾經是屈尺的原住民出草之處,早期有刣老坑之稱。長腳隊今天路線止於待老坑山,接下來準備循樟湖步道、銀河洞越嶺步道的原路返回新店。今天行走的路線若是利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由新店銀河洞上山,除原路返回外,亦可循樟湖樟樹環狀步道到貓空纜車站搭纜車下山。長腳隊回程抵達稍早在距土地公廟約5分鐘的腳程的Y岔路口,轉循往銀河路的方向下山,避開了行經銀河洞時的一段濕滑的陡階。

循階下山,約3分鐘的腳程遇岔路,右轉往擺花部落155m,循左往銀河路180m,隊伍左轉朝銀河路的方向續行。循階下行,很快地便來到步道的終點,出口就在銀河路2K處,登山口右轉循銀河路繼續上行可銜接樟湖步道,隊伍左轉循銀河路1.2K處的銀河洞越嶺步道登山口及北宜公路方向續行。今天我們往返在銀河洞與貓空之間的活動已近尾聲,銀河洞的仙氣與樟湖步道的音律之旅,除了怡情養性,登山律動的體驗感也十足,一趟充滿歡笑聲的快樂行腳隨著走向歸程的腳步劃上完美的休止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