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20230917

長腳登山隊二天一夜活動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到南投縣仁愛鄉偏遠的山區,位在仁愛鄉華岡聚落的合歡溪步道是今天路線的主軸,地理位置偏遠的合歡溪步道因大巴無法抵達,遂安排五輛九人座小車一早便前來民宿接駁,自武陵青葉農場民宿出發,經梨山、福壽山農場、再接力行產業道路到華岡聚落圓環的合歡溪步道入口,約70分鐘的車程,路途相當遙遠,遊客上山可安排先於武陵或梨山過夜,第二日一早再進合歡溪步道,比較不會有過午遇到山區起濃霧或氣候轉變的壓力。
 
合歡溪步道單程約4公里,抵達產業道路的攔砂壩再原路折返,步道的所在約在海拔高度2500米上下,有高山反應的人須留意身體狀態,在山區避免劇烈活動、要保溫、不吸菸、不喝酒、不服用鎮靜劑、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或碳酸飲料),都可減輕或避免高山症的發生,也可考慮服用藥物預防。此行置身於合歡溪步道所在山區,高海拔的稀薄空氣,致使血氧濃度低於90%,高山反應的頭疼外,遇爬升坡時更是吃足苦頭,所幸一路堅持,未放棄這次遠道前來的難得機會,最後順利走竟全程。
 
合歡溪步道雖然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但卻很熱門,假日的遊客不少,九人座車隊抵達華岡圓環時,周邊已經停滿了車子,車隊的導遊於上山途中已簡介過合歡溪步道的大致,因此下車後未能全員集合便直接被催著趕緊往合歡溪入口方向走,唉!車子約定回程接駁時間是中午12:30,眼前9點出發,只給3個半鐘頭的時間,對慢步調的長腳隊是有一些時間壓力的,不過既然人都上山來了,只有盡最大的努力,能走多遠就算有多遠,把這次的行程當做遊山玩水的旅行,欣賞高山美麗的風景,開心就好。
 
沿著產業道路往上山的方向走,一旁是滿山整齊劃一的高山農作物,再往遠處眺望,眼前的山頭就是合歡山西峰。前行不遠,看見一面「往合歡溪步道」的綠色指標立於岔路口,循著左側坑坑巴巴的產業道路續行。往前又走沒多遠,遇產業道路上設有路擋,由於合歡溪上游的水源區設有攔砂壩需要定期維護,產業道路是為了方便工程車輛出入,也因此沿著合歡溪而延伸的產業道路成了遊客來訪合歡溪的步道,入口設路擋可防不相干的車輛及遊客直接驅車闖入水源保護區。
 
通過路擋後,進入濃密的林蔭下,高聳筆直的松木林隱隱穿透出一股陽光,爍爍的光線下,林蔭大道行走的旅人身上彷彿背負著一道耶穌光。循著緩緩爬升的產業道路進行,在高海拔的山區動作不敢太大,避免引起過度換氣造成不適。由於山區常年起霧潮濕,午後又易下雨,不平整的幾處路面上經常泥濘,行走時要小心。行走了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仁愛鄉公所設置的一道鐵柵門前,其實這裡應該算是步道的起點,才有了步道內外之隔,不過自華岡圓環進入約2公里以後的區域,才開始是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
 
由於合歡溪是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區及水源地,因此需遵守「國家公園法」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公告禁止事項」相關規定,維護合歡溪步道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在合歡溪步道除了看見有二處蓄水池及水管外,並沒有路線導覽、方向指標、哩程數樁及其他在風景區常見的人工化休閑設施,一切都相當的天然,所以在這裡上洗手間成了最大的困擾之一。通過第二座蓄水池後,進入一段蓊鬱的樹林間,此時仍未看到今天的主角-合歡溪,步道的前段可欣賞幽美的林貌、享受健行律動的樂趣,在溫度大約16度上下的山區活動相當的舒服。
 
步道續行,感覺天光逐漸明朗,偶爾抬頭已可看見樹林之外的藍天白雲與青山。果真不久一個轉彎後豁然開朗,接下來的路程會有視野越來越開闊、風景越來越驚豔的感覺。合歡溪步道原是國防部為解決部隊用水及墾區作物灌溉用途而修建的水管道,水源來自合歡溪,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部份場景就是在合歡溪步道上取景拍攝。行走在中高海拔深山裡的合歡溪步道上,氣溫涼爽舒適,步道平緩易行,沿途山景壯闊、老樹蒼勁優美、合歡溪水秀麗,令人目不轉睛、讚嘆不已。
 
步道一個大轉彎過來,路線豁然開朗,自此便沿著高腰線進行,也開始看見了合歡溪溪谷,視野所及的山崖邊或是岩壁上,一株株的台灣原生種鐵杉挺立於高處,藍天白雲下昂然的鐵杉有的看起來優雅、蒼勁、挺拔,有的看起來則有遺世獨立之感,完全展現出在高山上獨特的風骨,也成了路途上最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情。來到這裡看到的風景,美得令人忘卻了來到這處遠得幾乎令人懷疑人生的舟車勞頓,也忘了整夜高山反應的輾轉難眠,站在高山上,享受著令人心曠神怡的開闊視野,心寬路也寬,果真是最天然的良藥。
 
走在寬寬的山腰路上,沿途除了樹種多,不同種類的野花野草也多,還有在崖邊挺立的奇石,以及岩壁上板岩與砂岩層交互相疊形成的地質景觀,沿途的景與物非常豐富。臨崖俯瞰深邃的合歡溪谷,清澈流淌的溪流,落差大的地方形成漂亮的飛瀑與青潭,往上游方向走,整條合歡溪谷自成一道漂亮的風景線,美得讓人目不轉睛,頻頻停下腳步想把眼前美麗的山川納入腦中儲存。緩步前進,腦中竟浮現一段熟悉的古道影像與合歡溪步道重疊,原來行走在這一段峻嶺、危崖與狹谷間,彷彿就是走在加寬版的錐麓古道上。
 
步道中段出現了幾處坍塌的滑坡,路面大都已清理,只剩一處大範圍的崩塌,人員雖可通行,但損壞的路基需要工程單位來修繕,目前土石鬆動仍有滑坡的可能,來到這裡應快速通過,尤其是下雨天不要強行上山。今天的合歡溪步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空氣清新,藍天白雲似乎觸手可及,整個就是一股很乾凈、很舒服的感覺,好像來到距離神仙住的地方很近的一個世外桃源,雖然要坐很久的車、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達,但來到山上,慶倖自己沒有因為高山反應的不適而放棄繼續走這趟旅程。
 
通過大崩坡後,距離終點越來越近,步道接近終點前與合歡溪溪谷也越來越貼近,越來越能清楚看見並感受合歡溪的清澈與溪谷的美麗。流淌的合歡溪順游而下,流經溪石落差處,沖刷出一層層如白緞般的瀑布,瀑布下形成一池漂亮的青綠色水潭,平常只有透過攝影作品才能看到的天然美景,今天在合歡溪步道的沿途中卻俯拾即是,令人心曠神怡。道路終點的路旁置放了一輛挖土機,前方有部份的路段毀壞,需要修繕,於是便以攔砂壩為今天在合歡溪步道的終點,稍後將原地折返。
 
在相距攔砂壩不遠的溪畔,有一處缺口可往下走到溪谷,抵達終點的遊客幾乎都會下到溪邊欣賞景致,拍拍照,留下精彩畫面;在這裡或許能幸運地看見溪裡悠遊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陽光下,迎著微涼的風,環顧四周,溪谷風貌秀麗,溪水看似寧謐靜止卻是川流不息。來到此深山,不只是舟車勞頓、一路顛簸,更是扛住高山反應的不適,一步一步走到合歡溪的上游,好不容易才來到合歡溪的水源頭,除了達標的使命感,看見沿途壯闊的大山與清澈美麗的溪流,除了心滿意足還有深深的感動。
 
回程有九人座小車約定集合的時間壓力,不能在步道終點停留太長時間,行程很像一場馬拉松競賽,各憑本事堅持到最後。合歡溪步道上有大半的時間是獨行的,體力跟不上健腳的隊友,只好用走走停停、拍照賞景的和緩動作,減低高山反應的不適,去程看見一幅幅美麗的山水,令人很震撼;回程的景致因光線的不同、視野角度的不同而有採擷不同風貌的感受,全程來回約9公里,耗時約3小時,有時間、有體力,不妨來這座遙遠得讓人坐車坐到心慌的偏遠山區探訪一下合歡溪步道,絕對值得來走一趟!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

arrow
arrow

    惠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